第01版:今日要闻

神奇王屋 壮美太行

——2020首届穿越壮美太行国际徒步大会活动述评

大会组委会供图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而今,一条“天路”穿越王屋奇峰秘境,穿越太行壮阔高崖,直达北京。两个天坛,一个王屋主峰,一个京城胜迹,一南一北,紧紧相连。

济源又一次缔造了“第一”。作为这条“天路”的最南端,济源境内的这条长达108公里的森林步道,于2019年10月成为国家第一个正式向社会开放的国家森林步道。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领导明确指出,这是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的“济源示范”。

10月24日,随着2020首届穿越壮美太行国际徒步大会的开幕,神奇王屋,壮美太行,更是名动天下。济源新闻传媒中心现场直播大会时,仅24日上午,客户端访问量超百万,创下济源媒体日活之最。人民网、新华社、新浪微博、抖音等媒体纷纷转发大会盛况,满屏赞誉,无可厚非地“圈粉”天下。

惠若琪、王军霞、孙甜甜、贾占波、李雪英等奥运冠军齐聚济源,主动为大众穿越活动领跑,同样创下国内徒步活动之最。

吸引这些大咖的,除了济源举办国际性赛事的气魄,自然也有文化和这满眼的绿色。

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原发地,济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别具特色的“一山一水一精神”魅力无限。

“这就是济源的王屋山,著名的愚公移山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央视前主持人刘建宏在抖音平台发布了自己拍摄的视频。他说,首次来,济源的山水和文化就在他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10月25日,全力鏖战于这方山水之间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选手,尽管有着挑战极限之后的疲惫,依然在接受采访时无不盛赞,这里是他们经历过的最美的赛道,还会再来,带着亲朋好友来观光。

济源,再一次将“文旅体深度融合”的实践,书写成“济源样板”。

这,得益于示范区始终坚持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济源的资源禀赋优势正加快转化为生产力。

45.28%的森林覆盖率?前来参加太行山文化旅游发展论坛的专家学者,对这一数字曾有质疑。当他们走上这条“天路”后,纷纷“路转粉”,盛赞济源,支持济源。

“太行山区民俗文化亲切质朴,非常有感染力。”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杜晓帆在大会演讲时如是说。“此次国际徒步大会的顺利召开,是体育与文旅融合的一次盛会。它的成功举办,能够进一步提高济源的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济源、走进济源。”射击奥运冠军贾占波对济源的发展充满信心。

一“融”俱荣,万“象”更新。济源将体育运动与文旅产业跨界融合,与山水济源的生态资源完美契合,将太行山的自然和人文之美通过健身运动与美好体验串联起来,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济源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的“济源实践”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

王屋之神奇,太行之壮美,能为天下所知所感,是因这片热土的独特风物,是因济源儿女的不懈奋斗。

国际徒步大会落地济源,消息一出,随即点燃了这座城市的激情。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战伟要求,“全力打造国际性专业性品牌化重大赛事”。全党动员,全民动手,短短时间里,38公里赛道焕然一新,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在咱们济源,只要定下目标,没有干不成,没有干不好的。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我常因生活在济源而自豪!”这是一位大会志愿者的心声。正因为此,他心甘情愿从凌晨4时动身赶往服务地点,10个小时一“站”到底,任务是为选手加油。

参加24日专业组比赛的,还有特殊的选手。9位济源警察,护卫着国内外选手赛完全程。因为准备刻苦,民警王晓雄“一边工作一边比赛”,竟然取得了第30名的佳绩,得到裁判组和专业选手的盛赞。

还有更多的精彩故事和感人瞬间,随着这场“跨界”的体育盛事,让“神奇王屋,壮美太行”声名远播。

大会圆满落下帷幕。在这场筹备国际赛事的大考中,济源干部群众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坚持“高、细、深、实”的作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群策群力,齐心协力”,确保此次大会万无一失、圆满成功。与会的嘉宾和选手一致点赞,纷纷给出了高分。

大会影响刚刚开始。济源,全域皆美景,全城皆文明,给与会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记,新时代济源良好形象将走向四面八方。这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市场复苏的盛会的成功举办,为济源打造国际性、专业性、品牌化重大赛事积累了经验,为做好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大文章、推动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发展做了探索,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又富又美的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屋之神奇,太行之壮美,必将“天下闻”!(天一 志远 明洁)

2020-10-26 ——2020首届穿越壮美太行国际徒步大会活动述评 1 1 济源日报 c_57781.html 1 神奇王屋 壮美太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