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

口腔健康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一、平衡膳食模式,饮食多样均衡

口腔疾病与许多慢性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例如,过量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盐、低纤维的食物,不仅容易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肥胖等疾病,也会导致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建立健康的膳食模式,可以同时预防全身疾病和口腔疾病。

饮食多样化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建议每天至少摄入12种、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这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也有利于牙齿的发育,以及龋病、牙周病、牙酸蚀症和口腔癌等口腔常见病的预防。

二、科学鉴别糖类,远离添加糖

1.非游离糖的危害小

糖分为非游离糖和游离糖。非游离糖对身体危害较小,是指天然存在于新鲜水果中的果糖、蔬菜中的糖和奶类中的乳糖以及谷薯类中的淀粉。

游离糖对身体危害较大,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存在于纯果汁、浓缩果汁及蜂蜜中的糖,尽管其常给人以“天然”和“健康”的印象,但也是游离糖。由于完整水果中的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消化过程更缓慢,所以新鲜完整的水果不易致龋,但水果制成果汁后成为游离糖,致龋性就会增加。另一种游离糖是指在食品生产、制备、加工中,添加到食品中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及糖浆,也称添加糖。

2.添加糖较为隐蔽

添加糖不仅存在于饮料、糖果、蛋糕、饼干、蜂蜜、糖浆、蜜饯等甜味零食中,还可能隐藏在“不甜”的加工食品中,如番茄酱、酸奶、咖啡、膨化食品、芝麻糊、核桃粉等。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市售婴儿食品是高度加工的产品,添加糖含量高,因此要警惕不小心吃掉的添加糖。

添加糖是纯能量食物,也称“空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可降低其他低热量营养食品的摄入及吸收,破坏膳食平衡,导致能量过剩、体重增加、肥胖及糖尿病风险增加。

3.少喝碳酸饮料,避免牙齿损伤

通常PH值是反映酸碱度的直接指标。牙釉质脱矿的临界PH值为5.5,碳酸饮料、柑橘类酸性食物PH值低、含糖量较高,可将口腔PH值降低至釉质脱矿的临界PH值以下,对牙齿表面造成直接腐蚀、破坏,从而引发酸蚀症。另外,这些食物还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糖产生酸性物质,导致牙釉质中的矿物质溶解,引发龋病。

含糖饮料及碳酸饮料摄入过多或睡前有喝饮料的习惯,会显著增加儿童青少年患酸蚀症的危险。建议减少碳酸饮料的摄入,以避免对牙齿的危害,日常生活中宜用水代替饮料。

4.多吃瓜果蔬菜,减少烟酒和槟榔的摄入

瓜果蔬菜中含有很多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是人体很重要的纤维素,经常进食富含钙、维生素C、纤维素的新鲜瓜果蔬菜、奶制品及全谷物,可增加咀嚼次数,减少菌斑滞留,促进牙周健康,预防牙周病,同时可以预防龋病、粘膜病及口腔癌。

吸烟是引起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口腔癌患者是吸烟者。因为烟草与烟气中含有的多种有害物质可导致和促进癌症发生。饮酒容易引发的口腔癌主要有舌癌与口底癌。因为酒与舌和口腔底部的黏膜反复接触,会引起黏膜烧伤并增加人体对致癌物质的吸收。酒精含量越高,致癌的危险性越大。“槟榔果”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咀嚼槟榔是口腔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未完待续)

2020-09-17 1 1 济源日报 c_56365.html 1 口腔健康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