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丽娜)连日来,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进会议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在济源示范区引起强烈反响。示范区相关单位纷纷表示,要抓住国家战略机遇,谋划长远、干在当下,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完善工作思路举措,牢记嘱托建设造福人民幸福河。
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保护和治理的关系,全力以赴“保”,系统全面“治”,不断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示范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强沿黄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建设拦沙坝、栽植经济林、水保林等措施,不断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有效减少入黄泥沙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积极探索创新河湖监督管理的新方法、新路径,完善河道采砂监管制度,形成多部门联防联动机制,不断强化河湖管理司法保障,严格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巡河检查;不断加强工程建设,补齐工程短板,协同推进黄河流域治理,加强水利行业监管,共同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进一步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水生态涵养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灾害抗御能力,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和以水润城、水活城兴的目标,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水利保障。
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让人民群众享有美丽宜居环境。济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是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批复项目14个,总资金6.5737亿元,包括矿山环境治理、水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保护、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四大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目前,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承担的1个土地整理项目已通过验收,完成土地整治1.65万亩,5个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90%,土石方工程已基本结束,目前正在覆土绿化,完成矿山治理面积1.05万亩,项目进度在全省名列前茅。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放在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四水同治”和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精心谋划,持续加强后续项目申报。
绿水青山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生态资源,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保障。示范区河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乱排和底泥污染、黑臭水体等重点突出问题,多措并举,综合施治;持续深入排查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河道“四乱”问题,规范“查、认、改、罚”工作环节,有序清理历史遗留问题;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确保河道运行健康,环境优美;减少工业、农业、生活污染,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和能力建设,规范整治入河排污口,提升废水入河水质标准,严厉整治养殖污染入河,做到“污口除”;全面清理河底污泥及河道水体杂物,实现“水体净”,持续开展河道“清四乱、三污一净、打击非法采砂”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美好水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全力加快济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