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新起点 新征程 新作为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成立一周年综述

这是属于每一个济源人的荣光。一域之谋,破解当今中国中小城市转型发展迷局;一域之治,成就高质量发展的济源路径。

又一个8月31日,365天。时光荏苒,风雨兼程,矢志不渝,城市蝶变。空间布局合理,发展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生态环境优良,居民幸福乐居,济源正以奋斗的姿态奔跑在中原大地,成为共和国版图上亮眼的星。

又一个8月31日,365天。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74万愚公儿女,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秉承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为产城融合发展新探索提供了济源答案。

踏上新起点,阔步新征程,实现新作为。请看来自济源的探索与实践——

绘就“大写意” 精雕“工笔画”

优化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

如果把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看作是气势恢宏的巨幅油画,那么其中必定有雄伟磅礴的“大写意”,更有精雕细琢的“工笔画”。

“大写意”是“立柱架梁”的城市空间构架,“工笔画”是“工细心巧”的城市“神经末梢”,两者相得益彰,构成济源壮丽和谐的产城融合图景。

在示范区的空间布局中,济源坚持“全域规划、一体发展”的理念,构筑“一核两带多点”的空间发展格局,推动核心带动、轴带发展、点状支撑、协调联动,实现全域一体布局、一体发展。

夏末秋初的傍晚,凉风习习,空气清新。济水街道西关居委会的张开旺大爷像往常一样出门锻炼身体。街头巷尾绿意葱茏,散步健身其乐融融,张大爷很喜欢现在的城市。

“过去,企业离居民住的地方近,车间一生产,气味很呛人……”张大爷说,现在大变样啦!企业搬出城,花草树木多了,公园广场多了,人也活得越来越精神啦!

张大爷眼中的城市变迁,印证了济源持续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的脚步。

作为“五小工业”起家的老牌工业城市,济源在加快产城融合的进程中,把推进工业生产集约高效、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作为“重点功课”,确立了“一核两带多点”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核”——产城融合发展核心区,包括中心城区和产业集聚(开发)区。济源中心城区重点提升要素集聚、科技创新、高端服务能力,虎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玉川产业集聚区重点打造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两带”——沿太行-王屋生态旅游发展带、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发展带。在沿太行、王屋重点打造集生态养生、文化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发展带,在沿黄河小浪底北岸重点建设以健康养老、“医养+”、水上运动为主导的精品旅游度假带。

“多点”——在核心区外建设若干特色小(城)镇、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推动重点镇与中心城区互补协调联动,推动特色小镇与重点镇开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建成一批基础设施便利、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产业特色明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要按照宏伟的蓝图、既定的思路,一点一点勾勒、一笔一笔描绘、一步一步推进,写好‘大写意’、画好‘工笔画’,让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这幅巨画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壮丽。”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张战伟在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让济源人进一步明晰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坐标和定位。

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进程中,济源秉承“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的理念,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的思路,让每个区域认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

在沁园街道,已有10余家不符合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的企业迁出中心城区,腾出来的土地和空间,用于打造游园、绿地等,优化居民生活空间;在济水街道,随着工业企业的搬出,老城区实现腾笼换鸟,逐步形成ABCDE5个楼宇经济集聚带,重点发展大宗商品交易、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新经济、新业态;在大峪、王屋、邵原等山区镇,“飞地经济”风生水起,不少招商引资过来的企业直接进驻市级产业集聚(开发)区……

随着工业企业搬出中心城区、生态涵养区,虎岭高新、玉川两大产业集聚(开发)区已集聚规模以上企业132家。

伴随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在愚公故里的持续深入探索,济源创新提出“三个融合”的理念——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济洛融合。

“产城融合是主体、是龙头、是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时代又富又美济源的最大战略平台;城乡融合、济洛融合是两翼、是支撑,是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重要战略保障。”在示范区党工委二次全会暨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张战伟清晰地阐释了“三个融合”之间的关系。

立足“三个融合”,济源提出围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治理转型、乡村振兴、文化振兴和济洛融合,形成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双轮”驱动,产业转型和城市提质协同发力,精致城市和美丽乡村一体建设,文化文脉和生态环境一体保护的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济洛融合的生动局面。

立足于打造产城融合战略平台,致力于建设空间布局合理、发展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生态环境优良、居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特色、鲜亮的标识、强劲的动力。

立足于15年深耕城乡一体化沃土,济源坚持全域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扩权强镇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全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立足于加快推进济洛融合发展,济源聚焦规划、产业、交通、文旅等领域,推动济源洛阳产业链互延、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共治,共同建设洛阳都市圈。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是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基础。

大道之行,行稳致远。在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征程中,示范区已迈出坚实的步伐。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城市建设水平要与产业发展、经济能级和人口规模相匹配,城市建设要与乡村振兴相贯通,新时代济源发展要与全国、全省区域发展相联结,真正把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打造成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示范区。”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张战伟的话,让愚公儿女更加坚定了济源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信心和决心。

统筹人、产、城三大要素,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赢,愚公故里正展开一幅宜人、宜居、宜业的美好城市画卷。

(下转第三版)

2020-08-31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成立一周年综述 1 1 济源日报 c_55480.html 1 新起点 新征程 新作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