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丽娜)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8月24日,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主任赵金刚在“六稳”“六保”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面对疫情冲击,示范区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通堵点、纾痛点、解难点,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增强经济活力,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和“六稳”“六保”工作。
通堵点,推动产业链协同复产。建立服务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在坚决做好企业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科学有序推动龙头工业企业复产,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复工。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高于全省4.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
纾痛点,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把工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做好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三篇文章”,促进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和中高端化方向发展,加快使济源由原材料大市向新型材料强市转变。
在加快龙头企业(集团)培育方面,实施龙头企业(集团)培育加速行动,启动编制百亿级企业培育计划,加快打造一批“百年老店”和行业小巨人。
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方面,围绕有色、钢铁及装备、化工、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实施十大产业转型工程,推进中国白银城、钢产品深加工园、纳米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基地和百亿级食品饮料产业基地。
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重点培育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航天科技、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纳米杂化材料,争取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
解难点,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积极开展“三个一”活动。一张服务清单,制作企业服务清单,发放到企业手中,便于企业直观明了进行操作申报,帮助企业尽可能享受到政策。一个热线系统,以“企业服务110”系统为载体,使所有企业反映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热线进行交办,力争通过一个热线解决所有问题,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一个互动机制,建立机关干部下沉服务与企业优秀后备干部上挂锻炼学习的双向互动机制,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