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济源公安交通管理支队直属大队民警刘登科告诉记者:“前期我们以劝导为主,但是依据法律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非机动车。行人和非机动车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会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对不文明交通行为出重拳严执法。”
润物无声 让交通更显规则与温度
除了交警,连日来,行走在济源的大街小巷,人们还能看到一些鲜亮的红色身影。当红灯亮起,他们横放旗子,在斑马线前拦出一条安全线;当绿灯亮时,他们收起旗子,放行身后人群,引导大家有序过马路。这些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文明交通志愿者,带头践行文明行动,疏导交通、传递文明,以真诚的笑脸和热心的服务引导市民文明出行。
8月21日中午,在文昌路沿线,经过某些主要路口,记者不时看到身穿志愿者服装、手持文明劝导旗子的志愿者,对行人及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越线等待、走机动车道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纠正;遇到老人、小孩要过马路或者行人问路,他们主动上前提供帮助。
“往后退,等红绿灯不要超过斑马线。”“大爷,您看,现在是红灯,这里人流量这么大,您可不能随便走动,违反交通法规。”……从8月13日开始,这样的话常林霞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作为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常林霞都坚守在自己负责的交通路口,对来往车辆和行人进行文明劝导。她笑着告诉记者:“作为济源人,能够利用空闲时间,走上街头,为城市创建贡献力量,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据悉,为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展示各级文明单位的良好社会形象,在示范区总工会、示范区党工委文明办的动员下,78个单位积极行动起来,派出文明志愿者在市区26个主要路口义务执勤,协助交警劝导非机动车和行人走机动车道、闯红灯、乱穿马路、骑车带人等违法违章行为,对市民开展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并引导市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
“我们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代表的就是文明形象。咱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遵守交通法规,济源的交通就能更畅通。这也能更好地巩固创建成果。”文明交通志愿者聂玲玲的话语掷地有声。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滋养着城市文化,承载着百姓幸福。文明交通,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让我们行动起来,树立文明出行理念,让文明交通成为一种习惯,时刻为我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为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