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我们要打通景区和村子的‘最近一公里’,把脱贫和致富衔接起来,把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起来。”原庄村党支部书记范哲红信心满满地说。
“守着好风景,就要过上好日子。”侯士峰说。
2019年1月,济源市源林林业专业合作社在原庄挂牌成立。侯士峰和其他已经脱贫的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9户低保户被优先吸纳进入合作社,享受到产业、技术指导和销售帮扶。
阳下路边郁郁葱葱,30亩地种着元宝枫、侧柏、栓皮栎等。这是合作社打造的第一个苗圃基地。侯士峰和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平时负责锄草施肥、打药浇水。
“我们是股东,参与分红,干活另外还有工资。”侯士峰说。
精准扶贫,好项目一个接着一个。森林植被恢复费造林和四旁绿化项目、林下中药材种植项目、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打造项目等相继落户原庄。
原庄人有制种蔬菜、小辣椒种植的传统。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如何发力?“群众过去种植的农作物,我们加大技术扶持力度,帮助解决市场问题。”王双牛说,“新发展的林业项目,市场说了算。”
侯士峰是个勤快人,除了家里的土地,还承包了五六亩地。他种植了果树、小辣椒和西红柿,还在自家的花椒树下种起了丹参、连翘,发展林下产业。
“我现在‘三不愁’:不愁启动资金,有国家贴息的金融扶贫政策;不愁技术,林业部门定期安排技术员来培训;不愁销路,种植的中草药与合作社签订有保护价,统一回收。”侯士峰喜笑颜开。
目前,原庄的各类林业项目用地500多亩,产业凸显新气象。
“明年,黄甘李等采摘园就会开园。到时你们一定再来看看。”王双牛说,“将来,我们村是花果村,我们的地是花果园,我们的山是花果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原庄花团锦簇、果实累累,看到了原庄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