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2011年底,梁红卫十二年如一日坚持爱心资助的事迹被《济源日报》挖掘刊发后,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她的事迹被群众广为传颂,并带动社会上许多女性找到妇联争做“爱心妈妈”,争着要资助贫困孩子上学。示范区妇联的“春蕾”热线一时间响个不停。
善举创造和谐 爱心传承美德
梁红卫的热心肠使得她始终走在公益活动的前列。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梁红卫立即通过社会途径向灾区捐款捐物。在随后单位组织的募捐活动中,她又自愿一次性交纳“特殊党费”1000元。2010年的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梁红卫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捐款捐物支持抢险救灾,尽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素不相识的受灾群众。单位同志生病,她总是多次看望,积极参与大病救助捐款,给生病同志带去希望。她是文明志愿者,积极参加市里各种各样的创建活动;组建志愿服务队,并带领志愿者定期走进社区、敬老院开展帮扶留守老人等志愿活动。近年来,她个人还定期参加网络组织的“沙漠植树”等多项微公益活动。
梁红卫的身体力行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婆婆、丈夫、儿子、艳莉,不仅支持她的爱心奉献,也积极参与进来。儿子和艳莉多次为重病、重症患者捐款,并且积极参与“为山区儿童捐献热水器让山里娃洗上热水澡”等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梁红卫以儿子和艳莉为豪,她觉得,愿意付出爱的人,更容易得到爱的回报,更容易得到心灵的满足。她希望自己的家始终走在爱的路上,能帮助社会上更多的人。(文图由文明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