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从年初至今,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紧密围绕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战略目标,坚守金融初心,积极发挥国有大行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主动融入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在地方建设、普惠金融、小微企业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加大支持服务力度,助力示范区发展。
牢记使命 深耕玉川坚持本源
据了解,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于2007年12月挂牌成立,隶属于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成立以来,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紧紧围绕“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以服务济源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连接城乡的网络优势,持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截至6月底,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各项贷款结余25.47亿元。据了解,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今年已发放各类实体经济贷款15.44亿元,较年初新增4.45亿元,实体经济贷款新增额度在域内金融机构中排名第1位。其贷款资金主要投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重点企业、小微企业、各类涉农新型经营主体等实体经济领域。
主动作为 服务地方项目建设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压力的持续,我国为了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不断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专项债成为重要工具之一。因融资成本低、行业覆盖面广等突出优势,专项债成为各地政府建设重点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成为各地政府稳投资、稳经济、补短板的利器。
截至目前,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协助济源市政府相关部门累计申报项目3个,涉及供热管网、医院、供水等民生领域,有效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2019年初,该行邀请省行专项债业务专家及优选的外部合作机构,组建了济源专项债专业服务团队,多次与示范区财政、发改、住建、水利、文旅、卫健委等各局委及项目主管单位、实施单位进行对接沟通,协助梳理项目、挖掘需求、主动承担发债费用、积极引导申报专项债发行资金。示范区申请的前两批专项债项目,全部由该行负责申报并成功发行。该行也因此获得政府相关部门及项目单位的高度评价。
“六稳”“六保” 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近日,笔者来到虎岭高新区的金五联钢丝弹簧厂。车间内,工人正在流水线上紧锣密鼓地工作。“截至目前,企业的复产量已经达到去年同期水平的90%。第三季度,企业有望100%复工复产。”公司负责人王国力介绍。金五联钢丝弹簧厂的发展是济源众多小微企业中的缩影。当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小微企业自保能力较差,大多停工停产。后来,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支持下,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但全球疫情爆发后,企业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积压在仓库,占用了资金。在这种情况下,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当机立断,推出复工复产小微企业贷,为市场注入了“强心剂”,助力小微企业走出困境。王国力说:“特别感谢邮储银行的小微企业贷。如果不是邮储银行在关键时刻的雪中送炭,我们企业现在就可能还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截至6月底,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本年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2.71亿元,同比增加1.06万元;较年初新增0.79亿元。除了提供小微企业贷,该行还主动减费让利,纾困企业。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该行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采取“一户一策”,尽可能降低贷款利率,适时调整还款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该行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169个BP,有力支持了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此外,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还全力支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该行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先后为两家医院新增放款700万元;为食品、医药等疫情物资原料供应行业客户授信8566万元,发放急需贷款5900万元,并给予企业最优惠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保障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
点亮梦想 支持创业就业
近年,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紧紧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益,持续深化与人社、财政等部门合作,让创业担保贷款真正变成“造血贷款”,帮助更多有创业意愿的人实现“创业梦”,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更多人就业。
创业担保贷款是该行与人社局合作,由政府出资设立担保基金并给予贴息,人社局创业贷款担保中心提供担保,解决自主创业人员资金不足问题的一项政策性贷款。其服务对象为具备创业条件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等自主创业或合伙创业、组织起来创业的人员。自2009年合作以来,该行累计投放贷款4.7亿元,支持6540人实现就业创业。
创新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6月初,五龙口镇任寨村田间,数台收割机一字排开收割小麦。这片土地被济源市丰园家庭农场承包,今年小麦长势喜人。“这里的小麦是优质品种。目前,市场上的普通小麦收购价在1.12元/斤到1.15元/斤之间,而我们的优质小麦收购价是1.38元/斤,收购前还需要预约。”丰园家庭农场负责人冯伟峰说。
从2012年开始,冯伟峰就在五龙口镇任寨村承包了1850亩土地,用来培育优质小麦。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农场已成为集优质小麦培育、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种植、葡萄采摘加工、农产品研发、农产品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客户经理乔艳至今仍记得2016年第一次上门时的情景:“当时,我们听说企业在发展中遇到资金困难,就主动上门走访,介绍产品,最终提供了80万元的家庭农场小额贷款。”此后,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每年都对该企业予以贷款支持,一直延续至今。
“邮储银行服务精准到位,这么多年来一直支持我们发展。尤其是2016年的时候,企业发展速度加快,购置了新机器,又上了葡萄园等几个新项目,资金需求增加。那时,邮储银行的贷款,帮助我们解了燃眉之急。此外,贷款利息还比较低。今后,如果需要贷款,我们还会找邮储银行。”冯伟峰说。
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周边近百人就业。笔者见到50岁左右的张军富时,他正在田间除杂。张军富在此上班多年,比较稳定。“每个月都能拿到工资,离家也比较近,不耽误照顾家里,我很满意。如果我能干动,就会一直在这里干下去,不再外出务工了。”张军富说。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主动引入省农信担保公司,在财政金融局、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构建“政、银、担”三位一体联动支农机制,按照担保公司、政府、银行三方比例共担风险的原则,满足域内新兴涉农主体的资金需求,实现“政、银、担、企”多方共赢。
直达农户,多维发力保障项目稳运行。该行通过“送贷下乡”、“名单制+线下化”走访、三方联合走访等方式,将贷款资金直达农户。截至6月底,该行累计发放0.49亿元,有效推动济源乡村振兴发展。同时,该行严格防控风险。对于符合条件的客户,在三方调查基础上,该行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监督检查管理办法,最大限度防范操作风险。该行发放的贷款,无一笔逾期,保证了政府风险补偿金的安全。
普惠金融 精准扶贫不放松
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坚持将金融扶贫作为第一要务,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强化举措、狠抓落实。2019年,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与河南丰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结合,成功发放了精准产业扶贫贷款180万元。河南丰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饮料生产销售企业。其主要产品核桃露在生产中,需要从农户手中收购大量的核桃。根据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创新产业扶贫信贷产品和模式,建立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与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挂钩机制,更好地发挥企业带贫作用的要求,结合丰之源公司的生产特点和资金需求,该行积极与丰之源公司沟通,设计产业扶贫方案。企业与合作社、贫困户签订核桃收购合同,实现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银行”的模式带贫。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资金难题,还解决了18户贫困户的核桃销售难题,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2020年,该行持续推进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加大对克井镇金水村等定点扶贫村精准扶贫贷款发放力度。该行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通过走访、打电话、微信交流等形式,对克井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宣讲扶贫贷款政策,扩大个人精准扶贫贷款覆盖面。
克井镇枣庙村村民酒喜伦家有3口人,儿子有残疾。他家属于因病致贫。该行工作人员向酒喜伦介绍了金融扶贫政策,详细询问了其近期的工作收入、生产生活情况。得知酒喜伦一家准备扩大养羊和种植冬凌草规模后,工作人员告诉他,邮储银行目前的金融扶贫政策可以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纯信用免担保、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如有用款需求可申请贷款,银行工作人员将上门办理贷款手续。目前,酒喜伦已通过养羊、种植冬凌草成功脱贫。
据了解,今年以来,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宣讲队员通过进村入户方式,宣传金融扶贫政策及相关金融扶贫知识,让金融政策为扶贫“注血”和“造血”,全面开启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邮储银行济源市直属支行扎根济源13年来,始终坚持普惠金融、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下一步,该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加大对济源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