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宋明洁 通讯员 杨永强)“当前,济源已进入主汛期,未来几天还将有持续性降雨,需重点关注、防范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以及城市内涝、局地地质滑坡等灾害,提前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河道等重点区域的防汛工作。”7月21日,记者从示范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目前,济源正处在“七下八上”的关键期。面对今年的特殊形势,示范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及早安排部署,全面压实防汛责任,落细落实防汛举措,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我们成立有专门的防汛工作小组,24小时不间断巡逻监测。”在王屋镇铁山村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铁山村作为省级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已经严格按照示范区防汛要求加强了值班值守力量,每隔两个小时就对地质灾害频发区域进行重点排查,切实做好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及时预警、预报,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能有效组织人员转移避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入汛以来,示范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不仅对王屋、邵原、下冶等地质灾害隐患多发区加大了隐患排查力度,严防自然灾害引发事故,还多次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严格落实对村民的防汛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清楚知晓安全避难所位置及如何安全撤离,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城区防汛主要在于做好内涝防范。早在汛期前,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对城市道路进行了全面管护、疏通,并重点针对排涝不畅区域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和整改台账。“对先前排查出的易涝和排涝不畅区域,目前正在逐步整改中。”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工作人员杨习勇告诉记者,对于济钢立交桥、黄河大道立交桥等下穿式立交桥,以及道路低洼地段、铁路涵洞等积水内涝易发路段,全部按照示范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求设立醒目、易于辨识的警示标记,同时安排专人值守,切实落实“一桥一组、一处一岗”制度,以便及时开展排涝除险,防止造成人员伤亡。
示范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济源将始终本着“有汛无汛随时准备,晴天雨天全员值守,旱区涝区同等对待”的工作态度,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备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