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夕阳西下,生态管护员帕勒哈提完成一天的工作后,骑车驶回管护站(7月13日摄)。
图②:生态管护员帕勒哈提在日常巡护途中(7月13日摄)。
图③:在艾比湖湖畔,生态管护员帕勒哈提用望远镜观察鸥鸟在湖面的活动情况(7月13日摄)。
图④:巡护途中,生态管护员帕勒哈提在检查保护区内一处红柳的生长情况(7月13日摄)。
图⑤: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鸥鸟翔集(7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图⑥:生态管护员帕勒哈提(前)和同伴在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巡护(7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图⑦:这是位于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阔克塔拉管护站(7月14日摄,无人机全景照片)。
日落时分,在新疆最大的咸水湖——艾比湖湖畔,完成当天最后一次巡护后,生态管护员帕勒哈提骑上摩托车驶回管护站。一路疾驰,风吹淡了些汗水的味道。
艾比湖湿地是国家生态安全区和新疆重要的生态功能屏障区,保护区内地形地貌多样,生物资源丰富。17个基层生态管护站连成一圈,构筑起守护艾比湖湿地的生态防线。
42岁的生态管护员帕勒哈提在这里工作了近20年,他始终把自己的职责牢记于心:预防火灾、保护野生动植物,及时制止破坏行为并上报、劝返无关人员。
“我们这里远离市区,站与站之间最近的也有10公里左右,做这份工作必须有责任心,还要耐得住寂寞。”帕勒哈提说。
作为工作时间较长的管护员之一,帕勒哈提成了艾比湖湿地生态保护变化发展的见证者。近年来,当地不断加强生态保护,通过生态移民、拆迁企业等多重手段,基本清除了保护区内的人为活动因素。随着科学管护工作的不断推进,艾比湖湿地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恢复。
如今,在帕勒哈提的巡护路上,更多的是波光粼粼、鸥鸟翔集、苇丛摇曳。谈到这片美丽的保护区,他发自肺腑地说:“艾比湖,早已是我离不开的一个地方。”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