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为民工作用真心

(上接第一版)

“依据产业发展规划,2018年11月,村里分别注册成立了济源市途航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犇鑫养殖专业合作社。”石亚栋说,在“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下,南桐村逐步从传统农作物种植向经济作物种植转变,农业生产也开始走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

“此外,我们还争取到各方资金130万元。30万元购置洒水车一辆对外租赁,每年可获得5万余元收入;入股阳光兔业100万元,每年可获得10万元左右收入。现在,村里的脱贫户人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这下大家伙儿的底气都足了。”石亚栋笑着说。

从“小憧憬”到“大希望”

顺着南桐村干净整洁的主干道往里走,一座座房屋错落有致,绿树环绕,一幅乡村美景徐徐展开。“石书记,又忙着呢?”“石书记,中午来家吃饭。”……每到一处,乡亲们亲切打招呼的声音都回响在记者耳畔。石亚栋一边招呼着村民一边告诉记者:“村民都很淳朴,而且也愿意相信咱,所以能为他们做事我这心里也很高兴。”

“每次石书记来,都让我们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告诉他,他都及时给我们解决。他还把党的各项政策给我们交代得清清楚楚。该享有的政策我们都享有了,收入也在稳定增长。”对于石亚栋,脱贫户吴东征满是感激,“石书记还给我安排了村里的公益岗,我家每月有了固定收入。有了他的帮助,我们的日子可是越过越好了。”

“石书记来了后,村里变化可大着呢!你看以前坑坑洼洼的入村路成变了柏油路,还亮起了路灯。最重要的是村里有了自己的产业,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门口赚钱。这样的生活多好啊!”村民赵文才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石亚栋来到以后,将全村三分之二的土地进行了平整,还建了一个蓄水池,有效解决了村里的灌溉用水问题。

村民王小爱在一旁补充说:“石书记还为村里购置了红白理事会所需的物品,大家再也不用掏钱租了。村里还建设了‘南桐村八方援共青扶贫超市’,大家凭积分可到超市内免费领取各种生活物品。村里时不时还会举办各种活动,比如道德讲堂、文艺汇演,丰富了咱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在的南桐美着呢!”

基础设施和产业齐抓,美了乡村富了百姓。但在村民的夸赞声中,石亚栋依然“不满足”:“行百里者半九十。面对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努力把南桐建设成为美丽、富饶、幸福的新南桐。”

2020-07-20 1 1 济源日报 c_53457.html 1 为民工作用真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