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甘蓝制种过程中如何防治病虫害?

近年来,病虫害的发生已成为制约甘蓝制种高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制种甘蓝生长周期较长,从8月中下旬育苗到来年6月中下旬采收,生育期达10个月。育苗期处于温度较高时期,开花后期至结荚期常遇高温多雨,这两个时期都易爆发病虫害。

甘蓝技术人员调查分析发现,甘蓝生长周期内主要发生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菌核病、霜霉病、白粉病、黑斑病,虫害有跳甲、蚜虫、甜菜夜蛾、菜青虫、小菜蛾、潜叶蝇。以下为防治病虫害的具体方法。

一、苗期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在苗出土、真叶尚未展开前,幼苗容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育苗期正处在高温、高湿状态下,幼苗容易徒长,加剧病害的发生,严重时可引起成片死苗。

(1)前期消毒。亲本种子在播种前用种子量的0.3%拌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消毒;育苗盘用 0.1%高锰酸钾液浸泡4个小时,消毒后,用清水洗净;育苗池铺用的黑膜,用30%漂白粉1000倍液消毒。

(2)化学防治。出苗后,每隔7天用5%恶霉灵1000倍液或72.2%普力克600倍液对苗床喷施2次,结合喷施500~1000倍磷酸二氢钾、1000~2000倍氯化钙,增强幼苗的抗病能力,预防猝倒病及立枯病的发生。

(3)苗床管理。加大苗床四周的通风量,且保障光线充足,防止高温现象长时间发生。

2.虫害防治

在甘蓝幼苗出真叶时,主要防治黄曲条跳甲,可用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2~3叶后主要防治菜青虫,可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等防治。

二、大田病虫害防治

1.大田病害防治

移栽大田后,苗期主要预防菌核病。一般在苗定植前后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一次病害防治。缓苗后至越冬前用50%速克灵600~800倍液,或40%菌核净1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甘蓝抽薹后至开花前,要综合防治菌核病、黑斑病、霜霉病。要及时清除基部球叶和老叶,对基部采用50%速克灵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等喷雾进行防治。

谢花后主要防治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粉锈宁2000倍液,或25%嘧菌酯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喷雾进行防治。如果雨水偏多,用药可适当增加1~2次。

2.大田虫害防治

移栽大田后至采收前,主要发生的虫害有蚜虫、潜叶蝇、小菜蛾,可用50%抗蚜威3000倍液+1.8%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25%吡虫啉1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氯氰菊酯2000倍液等有针对性地预防3~4次。如果虫害发生较严重,用药可适当增加1~2次,最好交替用药。

(资料由济源市绿茵种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2020-07-14 1 1 济源日报 c_53127.html 1 甘蓝制种过程中如何防治病虫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