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是一位细心人,也许会发现,从6月起,每当夜幕降临,遍布济源建成区各处总能看到闪烁的红蓝警灯。一辆辆警车穿梭在济源的街头巷尾,一队队警员徒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让夜晚行走在街头的群众多了一份安全感。也正是从那时起,一场以“防风险除隐患、压发案降事故”为主要内容的大巡防工作在玉川大地全面展开。
据了解,夏季来临,示范区公安机关结合夏季人民群众户外活动的时间规律,制定出台《示范区公安局“亮剑·2020”夏季攻势大巡防活动方案》,整合各级巡防力量,从6月中旬持续至8月底,每天出动各种警种300人以上,每天20时至22时进行集中巡防,将警力摆上街面,投放到治安乱点,让群众能够见到警察、见到警灯,实现预警预防、动态管控,进一步提高见警率、增强威慑力,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大巡防”与平时的巡防工作有什么区别?示范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是强调规模,强调态度。以大规模的巡防工作,最大限度地威慑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以“大”彰显警方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大巡防’不是一般的简单巡逻,更不是阶段性的突击工作。这是一种常态化的工作模式,是我们要一直坚持下去的工作理念。”该负责人说。“巡”则是公安部门开展工作的一种方法,就是要去主动发现问题、发现隐患,而不是“坐等”群众报警,被动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只有“巡”,才能更多地发现问题,主动消除各种社会治安隐患。说起“防”,内容则更为广泛,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防止各种社会治安隐患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都是“防”的内容。
记者了解到,此次大巡防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注重实时警情与巡防工作的有机结合,根据济源社会治安形势和发案规律特点,设定8个固定巡区和若干临时巡区,深入辖区夜经济聚集区、特色商业区、地摊广场及交通事故易发区域,聚焦夜游、夜娱、夜购、夜宿、夜食、夜行等夜间经济活动场景,采取“车巡+步巡,以步巡为主”的形式开展武装巡逻、定点查控,做到有警处置、无警巡防,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及时解决市民遇到的治安问题。
如今,不论是白天还是深夜,走在济源的街头、小区、学校附近……随处可见巡防警力,以及闪烁的警灯。据该负责人介绍,自6月18日开展大巡防以来,每天20时至22时110共接报各类有效警情462起,同比减少4%。其中,刑事案件4起,同比减少50%;治安案件18起,同比减少31%……数字的背后是一群群“哨兵”在光影交织的夜幕下,全力呵护着济源烟火气息的身影。
“我们将以‘夏季大巡防’工作为基础,打出组合拳,在安全防控、交通护卫、服务保障上三力齐发,做到夜间警务不打烊、警力不打折、服务不缺位。由民警组成的‘哨兵’们纷纷上街,全力护航济源夜经济。”示范区公安局情指中心主任刘明表示,公安机关将通过此次大巡防活动,进一步织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及时发现处置危及社会稳定的苗头问题,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全力建设平安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