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赵革命入党记

记者 冯小玲

7月1日一大早,下冶镇吴村村民赵革命就来到村里的党员活动室。刚刚成为预备党员6天的他,再一次用宣誓的方式庆祝党的99岁生日。他对着墙上的党旗说:“感谢党拉我跳出‘穷’坑!我要用余生回报党,带着村民一起奔小康!”

“党引领我革掉‘穷’命”

今年54岁的赵革命曾是下冶“名人”。少时上学,他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却因家贫,高中未毕业就回家种地。吴村地处王屋深山,石多土薄,种田全靠天收。他不甘“面朝黄土背朝天”,开始养母猪,卖小猪,成了全镇的“养猪状元”,到各村作巡回报告。可市场变幻莫测,行业低迷时,他又赔了个精光。后来,他种烟、包地,折腾10多年,却手无积蓄,盖不起房,连两个孩子上学都供不起了。

迷茫、伤感、痛苦一起来袭,2012年,他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天天睡不着觉,浑身上下检查个遍都没毛病,却总感觉酸痛无力,吃饭不知饥饱香甜;整日宅家躺床不起,见人也不说话,浑浑噩噩。大伙都说他成了“老憨人”。连着两年,他四处求医,花了几万元,吃了几麻袋的药,均不见效。到2014年,家中已是外债累累,药也买不起了,女儿上大学的学费也拿不出了。当年6月,他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自己因穷失了学,还要让孩子们也掉进“穷”坑吗?这样的日子要改变!他横下心,扔了药罐不再吃药,外出谋生,跟着村里的几个老乡到建筑工地打工半年多,却因“老板”非法集资“跑路”而分文未得。虽然又遭打击,可他却发现,自己能吃能睡,病好了许多。这让他对生活又燃起希望。

随后,他回到村里,决定养牛。他租用村里旧有的牛舍,借钱买了3头牛,忐忑不安开始再创业。

2015年,全国脱贫攻坚战吹响了冲锋号。当年9月,吴村对口帮扶单位——市税务局为村里派来了驻村第一书记杨玉祥。他一进村就对贫困户进行走访,了解到赵革命的情况后,鼓励赵革命说:“只要你肯干,一定能脱贫!我们都来帮助你!”

杨玉祥帮赵革命认真分析养牛的优势,又先后帮他协调了8万元小额担保贷款、5万元创业贴息贷款等。实实在在的帮扶,让赵革命扔掉了思想包袱。他决定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整修了养牛场,购进了20多头牛;承包了10多亩地种植小辣椒;申请农机补贴买了东方红拖拉机等农机。仅2015年,他就收入10多万元。吴村共有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到2016年底,27户贫困户116人脱贫,赵革命率先脱贫。2018年,他不仅实现了稳定脱贫,彻底摘掉了“穷帽”,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产业致富带头人”。

“党恩浩荡,我要入党”

“是党引领我革掉了‘穷’命!”6月28日,记者在吴村见到赵革命时,他一一细数着这些年享受到的各项扶贫政策:国家扶贫金融贴息贷款、劳动创业贴息贷款、农机补贴、健康补贴、“一揽子保险”、生活补贴……6年来,他累计获得各种贴息贷款近40万元,享受各种补贴数万元。孩子们在雨露计划的“滋润”下,获得了助学金,圆满完成学业后,都到城里就了业。

如今,他的养牛场年存栏50余头牛,年收入20余万元;家中购有“250”型拖拉机、“554”型大型东方红拖拉机、小麦收割机、打捆机、农用三轮车等各种农机具,固定资产逾百万元。农忙时,农户将自家地里的秸秆免费送到他的养牛场青储池,他开车为农户免费犁地、种地,还免费为农户提供牛粪。绿色生态化养殖,让他养的牛膘肥体壮,格外畅销。

赵革命又成了“名人”,抑郁症早已不治而愈。现在的他干劲冲天,逢人就夸“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

“是党把我这个‘憨人’又变过来成了活人啊!党恩浩荡,我要入党!”2018年春节,赵革命在家大门口挂出了“党恩浩荡”的对联,并向党组织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这些年的亲身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好!共产党一心为人民,把老百姓捧在心尖上。反腐打贪,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下转第二版)

2020-07-02 记者 冯小玲 1 1 济源日报 c_52493.html 1 赵革命入党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