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92岁老党员杜立本的最后一笔党费

(上接第一版)

战斗是激烈和残酷的。在淮海战役中,杜立本所在部队的一个营曾经打到只剩下7个人,其中6人身受重伤。在一次战斗中,杜立本倒下了。他拼命想爬起来,可是怎么也爬不动,这才发现右腿被打断了。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他的伤口未痊愈就转到休养连。出院后,杜立本负责后勤补给工作,直至革命胜利。

现存的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解放西北胜利纪念章、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展现了杜立本的辉煌人生。

心系群众:不忘初心显担当

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 还是在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他始终对党忠诚、心系人民。1955年5月复员后,杜立本在云南省洱源县政府工作,曾任洱源县粮食局副局长、罗平山林场厂长、三营煤矿工会主席等职务。1971年,杜立本回到家乡,先后任职于大峪镇、坡头镇政府。复员后的杜立本始终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勤勤恳恳、忠于职守,将智慧和力量都奉献给了党的事业。1988年12月,他在坡头镇光荣离休。

工作中,他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打成一片,结成了鱼水深情。这种亲民、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受到了群众的好评。有一次,村里两户人家因为宅基地发生纠纷,就找到杜立本希望能够调解此事。经过走访了解和多次上门劝说,杜立本终于将此事圆满解决并促使两家握手言和。他尽职尽责解难题的工作态度让两家人深受感动。一户人家特地送来一袋珍贵的小米表示感谢,他坚决不收。他说:“党员干部就应该为民服务,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因为山区路途较远、交通不便,杜立本入村办事时会在村里吃饭。这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村民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他从不挑剔,而且临走前还会偷偷地把二两粮票塞到村民家桌子上的碗底。

发挥余热:红色精神代代传

杜立本有8个子女。在家里,他是孩子们的“精神导师”。离休后,他还不忘时时刻刻教育子女。杜永利回忆父亲:“他离休后还关心国家大事,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每天读书看报,遇到不确定读音的字词就查字典。他总说共产党让他过上了好日子,还有了工作。”

学党章学著作,杜立本学通弄懂、笃信笃行。

他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军、入党。“我应征入伍的时候,父亲不停地嘱咐我说‘在部队一定要好好干,争取在部队入党’。入党,就成了我的精神追求。”杜永茂说,入党后他第一时间写信向父亲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在杜立本的影响下,全家祖孙三代共有6人参军报国。杜永利的大哥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因作战英勇荣立三等功;二哥荣立嘉奖;五哥在海军航空兵部队两次荣立三等功,退伍后曾获得河南省见义勇为英雄称号;大侄子在部队荣立三等功3次,并获评优秀士兵、优秀士官等。

“再交最后一次党费,最后一次报答党的恩情。”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信仰。最后一笔党费重如千钧,凝聚的是杜立本“把一生献给党”的铮铮誓言。杜立本走了,但是他的精神长留人间。

2020-06-19 1 1 济源日报 c_52013.html 1 92岁老党员杜立本的最后一笔党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