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书田半亩

向微小的事物投注深情——评《漆蓝书简》

◆刘军

《漆蓝书简》是一本重新指认江南并赋予江南具体形状和质地的散文著作。作者黑陶,诗人兼散文家,长期致力于“江南”主题的书写,其故乡在江苏宜兴,一个紫砂陶器烧制的重镇。在此之前出版的《泥与焰》就是对故土的一次集中开掘,书的题目本身就具备隐喻的指向,精美的紫砂陶作为摆件通体光辉,而通往光辉的道路则由泥土与火焰所铺就,泥土与火焰构成了事物的原初样子。它们是贴近大地的,也灌注了劳作的艰辛。如果说《泥与焰》是对个人经验的聚焦的话,那么《漆蓝书简》则是对“江南”主题散点透视的结果。五十个江南乡镇的行走,地域上囊括了苏、浙、皖、赣、鄂五省,而行走的主题并非为了寻找蝶变的乡镇,恰恰相反,如乌镇、周庄、横塘、甪直、同里、南浔等历史名镇被排除在外。作家所要洞察的是那些蜷伏于历史暗影中的较少受世事浸染的乡镇,试图与古老的颜色对话。这些乡镇是泊于大地上的一艘艘古船,斑驳的心事,铁打的营盘,一如既往的劳作生活,是这些古船根系的部分。

这部散文集共分四个小辑,其中苏浙两个省份的探访所占比重明显偏大。涉及浙江的古镇有十七个,涉及江苏的古镇有十六个,这两个省份,也是传统意义上的江南所辐射的区域。单从目录来看,容易给读者一个错觉,认为作者不过是完成了一次乡村的壮游或者是一次集中的寻古之旅。实际上一旦深入到文本的内部,就会发现,作家所努力捕捉的恰是正在或即将消逝的事物,在叙述上,向着一切微小的事物投注深情。如《千岛湖镇、深渡镇:新安江上》这则作品,对于湖水和江水的碧波,对于吴山点点愁式的岛屿,对于湖内的水产,皆未置一词,而是将目光聚焦于最后的客运航向和驳船之上,有各种各样的行李,如沾着泥巴的自行车,成担的山货,圆台、纸箱和蛇皮袋,还有硬木和棕棚床。它们散发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绿皮火车的独特气息,它们也是真正隶属于日常生活的物件,在烟火中穿行,千岛湖和新安江从画作、风景片中剥离出来,成为大地上缓缓驶过的江河湖海。同时,作家也不惜字词,描写了众多的同行者,中年汉子,老年夫妇,寂寞老太,腼腆的小伙子,还有同行的伙伴遐玉师(这个名字多次在文本中出现,我特意做了百度,以为是另一位作家,但百度上没有显示任何信息)。至于行走过程中目及所至的景色,作家并没有发挥描写的特长,而是引述古人所见,以此与“我”之所见,形成互文关系。作为一条重要的水路,其终结的地方就在不远处,就像口述史的整理,如果丧失了今天的介入,那么,历史暗影中的细节就将彻底消隐于时间的苍茫之中。

集子虽然绕开了被现代商业所塑造的江南名镇,但也触及一些有丰富历史内蕴的地方,如浙江河姆渡镇,7000年的稻作文化,自不待言;湖北五祖镇,黄梅东禅寺为六祖慧能获取衣钵之地;江西鹅湖镇,鹅湖之会在思想学术史上的影响,与稷下学官的争鸣等量齐观;淹城,春秋时期淹国的都城所在。不过,更多的笔触还是投向那些逐渐废弃的水路或陆路曾经的中转之地。作为古老血管上的节点,它们托举起了江南的商业、文化交流,因为交通的质变而趋于窄化,并隐入暗影之中。而黑陶借助文字的奔跑,重新激活或者解码了某种历史记忆。

2020-06-09 ◆刘军 1 1 济源日报 c_51572.html 1 向微小的事物投注深情——评《漆蓝书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