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初,已过而立之年的李燕正式到济源一中报到。从此,她结束了与爱人长达12年的两地分居状态,开启了新的生活。回想起为实现这一目标走过的漫长的路,她感慨万千。
这缘分,像一座桥
李燕的爱人李迎春是河南新乡人,1988年出生,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位于山东烟台的一所全国重点军事院校。同样出生于1988年的李燕老家在山西省介休市,于2006年考入本部位于北京的一所985高校。一个河南人,一个山西人,一个在北京读书,一个在烟台上学,乍一看,两人的生活完全没有交集。
但是,缘分很奇妙。李燕就读的大学有个分校,位于烟台。大二时,李燕从北京校本部转到烟台就读。虽然都在烟台,但是两人不在同一所大学,认识的可能性也不大。恰巧,李燕有个室友是李迎春的高中同学。于是,李燕和李迎春有了认识的机会。一次见面,李燕和李迎春就钟情于彼此。一次邂逅,他们就成了爱人。
有情人,终成眷属
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2009年夏,李迎春毕业后,被分配到葫芦岛服役。李燕没想到,这一分别,拉开了两人异地之恋的序幕。
本科毕业后,李燕继续读研。研究生毕业后,她回到老家介休,在一所高中任教。比起李燕,李迎春的经历就丰富多了,在葫芦岛工作一年后,调到河北工作3年,后又回到烟台读研,研究生毕业后分到山西实习一段时间,于2014年来到济源部队工作。工作地点不稳定已成为李迎春的生活常态。
2014年以来,李迎春没再调动过工作,一直扎根济源。提起李燕,李迎春心存感激。他介绍,没结婚时,李燕的亲戚朋友都反对他们在一起,“他是部队的,很少回家,你跟他生活,什么都要靠自己,会很辛苦的”。李燕却说:“我们是有感情基础的。他在部队,训练更苦更累,我这点苦不算什么。”李燕是个很有主意的人,认准的事情就会坚持到底。李迎春每年一个多月假期,都是掐着手指头算,生怕浪费。李燕也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每次分别后都会在电话里叮嘱李迎春好好工作,不要分心。
2015年,两人结束了8年恋爱长跑,迈入了婚姻的殿堂。
提起这一刻,李迎春满脸幸福,但也表现出对家庭关心不够的愧疚之情:“我和李燕常年两地分居,尤其是有了孩子后,家里的事都是她一个人扛。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非常辛苦。”
这座城,好似来过
由于疫情期间学校处于防控状态,记者和李燕的见面地点就选择了济源一中门卫室。她个子高高,走路轻快,虽然戴着口罩,但从眉眼之间仍能看出清秀的面容。李燕介绍,她是独生女,结婚后一直在老家工作。当时,她对未来的生活有两个方案:一是在山西介休安家,李迎春转业后直接安置到介休;二是在李迎春的工作地安家,当地政府如果可以安置军属,她就找对口工作,李迎春转业后直接转到家属工作地。她认为,第一种方案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大,第二种方案是备选。
2015年暑假,李燕第一次来到李迎春的工作地——济源市。“干净、整洁、空气好,和蔼、友善、素质高”是李燕对济源的环境和人的感觉。在济源待了一个月,她就爱上了这里。她总有一种感觉,这座城市,在梦中来过,适合安家。之后,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李迎春。假期结束,回到老家,两人又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2017年,他们的儿子出生。想到儿子会长期在缺乏父爱的环境中成长,李燕更坚定了结束两地分居状态的决心。之后,李迎春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部队领导。部队领导很重视,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没想到,济源政府对军属安置工作非常重视,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奔走,终于在2019年底使此事尘埃落定。
促安置,地方高效
记者了解到,李燕能够找到称心的工作,得益于济源始终把拥军优属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把“随军家属安置”当成硬性任务。济源退役军人事务局军转办主任史建平介绍,济源作为连续多届的“双拥模范城”,历来对随军家属安置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济源随军家属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随军家属安置工作关系到国防稳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安置好随军家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它解除了军人的后顾之忧,使军人能够安心服役,全身心投入保家卫国和国防建设中。
济源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想军人军属之所想,急军人军属之所急,与编办、人社、教育等多个部门联系沟通,争取把最好的单位和学校用于安置随军家属,受到了部队、现役军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据了解,2014年至今,济源已成功安置随军家属49人,其中安置到事业单位16人、国有企业33人。
在济源,此心安处
截至目前,李燕已经在济源工作近半年,适应了济源的风土人情和生活节奏。长时间的异地分居,使她很满足目前的生活状态。她说,济源处处透着灵气、秀气,学校师生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她已经爱上了这座小城。当老家的朋友打电话问候她在济源过得怎么样时,李燕经常这样回答:此心安处是吾乡。(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