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克井镇大社村北盘谷寺院内
现状
盘谷寺院内西台阶处有一青石龙头“吐”甘泉,伏流三四米至秋叶池出,常年不干涸。
历史传说
据清代《济源县志》记载,盘谷,在县北二十里。韩文公《送李愿归盘谷序》,即此。今依山为盘谷寺,林泉秀美,有“盘谷晴烟”之景。据《续济源县志》记载,可泉,盘谷寺内。
盘谷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距今1500余年。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好友李愿辞官往盘谷隐居,韩愈为其送行,并写下《送李愿归盘谷序》一文。明洪武年间,名僧古峰主持盘谷寺院,那时寺院闻名遐迩。明弘治、正德年间,盘谷寺院进行了大规模重修,但明末时毁于兵燹。清雍正后,盘谷寺院被多次修葺。清乾隆皇帝考证后,亲书《济源盘谷考证》摩崖石刻及《用韩昌黎盘谷子诗韵明向误并志今考证也》御碑,盘谷寺成了钦定的“名山胜迹”。2000年9月,盘谷寺被确定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的盘谷寺,依山而建,由南向北拾级而上。现存古建筑有接官厅、山门、大雄宝殿、钟鼓楼、东西廊房等,均系清代建筑。寺前有御碑亭,亭内碑刻乾隆皇帝亲书的《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和韩愈的七言诗。山门外有一小池,曰“秋叶池”。其形似一叶,造型别致优美。寺西北有明初建的四面五层密檐式舍利砖塔;东北500米高茶壶龛上,有摩崖石刻乾隆皇帝御书《盘谷考证》及“名山胜迹”4个大字。寺后谷内有盘石,质地坚细,是雕刻砚台之上乘原料。其古称盘砚,即现在的天坛砚,现代书法家赵朴初曾挥笔题词:“润笔增彩,发墨生辉,盘旋盘砚,喷薄风雷。”
关于盘谷,历代文人雅客多有诗赋颂之。杜牧《游盘谷》有诗句“甘泉注肥畴,茂草映修木”;孙翥《春日游盘谷》有诗句“月影坐移栖凤竹,泉声静绕钓鱼矶”;吴国伦《盘谷》有诗句“孤眠支鼎石,草蔓濯缨泉”;萧濬《盘谷晴烟》有诗句“谷邃别天地,泉甘益食羹”;刘大观《赠盘谷叟》有诗句“屋上流泉到老听,云中形似画中形”。找泉爱泉护泉行动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