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抗击疫情

烟火抚凡心

◆成利霞

记得四年前写过一篇文章《深夜十点》,今天静下心来,又想写一写。2016年到2020年,“十点读书”,已经伴随我四年了,虽然现在被植入了不少广告,但我依然要听一听。“你今天过得好吗?”“祝你晚安”,来自不同视角的不同声音,用温暖有力的话语、舒缓的音乐伴我入眠。

记得刚开始时,那真是一段难熬的时光。家庭、生活、工作一团糟,心情跌到了谷底,每天上班还要不露声色,表面上云淡风轻而内心世界一片狼藉。每一天,我的内心都在煎熬,压抑着,隐忍着,试着自我调整但未见效,真害怕哪一天背负不了“宇宙大爆发”。

2015年,婆婆因遭受打击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严重影响到整个家庭生活,已经到了吃喝拉撒都不配合的地步。我们软硬兼施,连哄带骗,甚至“威逼利诱”,都不见效。我每天都要和老公想各种办法,安抚安慰婆婆,经常因意见不合而吵架。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呀?心理疏导不见效,去医院不配合,婆婆从早到晚都在“吃饭、不吃饭,吃药、不吃药……”的寻死觅活中度过,我们每个人都快被折磨成神经病了,生活质量可想而知,以致我每晚夜不能寐。

2016年怀了二宝,我已37岁,年龄很尴尬,生活很苦恼。工作上还有很多棘手的事,如何兼顾,如何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应对,我得想办法呀,不能就这样耗下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同事给我推荐了“十点读书”。我试着听了听,发现里边有感人的事、激励人的话、他人更难的生活场景……还有舒缓的音乐。我经常是听着听着,泪水就无声地涌出眼角。也许是共鸣,心情便逐渐释然,我慢慢地便安然入睡。

新的一天,新的开始,面对家人,面对工作。

当然,光听书是不行的,行动才是王道。

家里,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想办法,找朋友托关系,带婆婆回老家串亲戚,聊天进行心理疏导,甚至户外郊游,还联系了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前前后后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是我们依然坚持不放弃。

2017年春,二宝出生了,给家里增添了欢乐和希望,也增加了更多的不易。刚开始,母亲帮我带宝宝。带到4个月大时,母亲因回家收麦耕种,婆婆就来到我家里住。那时,婆婆的病情已有所好转,但还是不能独立生活。为了让她多运动,多和别人交流,我每天以让她帮忙拿东西为由,带着婆婆和二宝到小区附近转一转。我推着二宝,婆婆在后边跟着,老公开玩笑说我,每天溜两个娃,一个小小娃,一个老小娃。虽然累,有时吵两句,但是我想办法了,生活不易但还得继续。

后来,大哥联系到一家焦作医院,婆婆经过专业治疗,病情出奇地好转了,我们全家人顿时心花怒放。

经历了近四年,终于熬过来了。工作生活慢慢进入了正轨,“十点读书”始终伴随着我。2020年春节,婆婆在我家过年。往年春节假期都很短,都是在串亲待客中过完时,也该上班了,一家人安安静静、朝夕相处的时光并不多。今年由于疫情封城封村封社区,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在一起。每天看着婆婆从早忙到晚,餐餐用心,和儿孙一起说说笑笑,我真的很知足。自己也有时间静下来看看书,种些小草小花,记录一些喜欢的话,写下生活琐事里的小感动小情绪,感到生活如此美好!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烟火抚凡心,人,要学着改变,适应这种变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关。读书是我渡过难关的一个好办法。它能缓解、改变我的心态,为我迈过生活中的一个个坎出谋划策。我愿意一直读下去。

生活不易,你的排忧之道呢?

2020-04-17 1 1 济源日报 c_48211.html 1 烟火抚凡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