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抗击疫情

一年好景在春耕

记者 史方方 通讯员 惠永华

4月11日,雨后放晴,王屋山区的空气中满溢着新叶抽芽的清香和稍显浓郁的菜花香,鸟儿叽叽喳喳,三三两两的农民分散在田间躬身劳作,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耕种图,正可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

此时,王屋镇汤洼村村委会主任李保才来到村里的蔬菜产业扶贫基地,给覆盖有地膜的甘蓝通风。山区早晚温差大,中午要做到及时通风降温,才有利于甘蓝的生长。“今年,借助春季调茬,基地种植了46亩蔬菜制种,12亩甘蓝。目前长势都不错,丰收有望,助力我们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李保才信心十足地说。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既要抗击疫情,又要搞好春耕生产,夺取农业丰收。济源抢抓时令调结构、抓生产,全面推进春耕春播。

“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思路,我们紧抓春季调茬的重要时段,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示范区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员介绍。

按照这个思路,全区春耕春播生产有序进行。平原以粮食功能区为重点,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单产、保总产,重点抓好1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粮食产业优质高效发展;山区重点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优化结构,提高效益。

汤洼村就是一个例子。新发展的蔬菜制种和甘蓝5月底收获后,还将接茬种植小辣椒等经济作物,以增加群众收入。

据统计,今年,济源春播作物播种面积预计10.53万亩。其中,春玉米面积减少,蔬菜制种及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面积增加。蔬菜瓜类种植1.3万余亩,蔬菜制种、中药材等完成播种4.3万亩,落实高山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烟叶育苗于3月下旬结束,落实烟叶种植面积0.8万亩,预计5月上旬移栽。春玉米、棉花种植等即将开始。

在调结构、抓春耕的同时,田间调查、技术指导、综合防治等工作同步进行。

其间,农业技术专家对各类农作物开展了大规模的田间调查,积极查苗情、查墒情、查看病虫害。针对存在问题,农业农村局先后制定小麦春季中及后期管理办法,印发了设施蔬菜管理技术要点、蔬菜制种移栽应注意事项等技术资料,指导广大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开展田间管理,落实各项关键技术措施,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目前,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42万亩次,33.5万亩麦田追肥达8.8万亩,化学除草16万亩,浇水6.1万亩,整体生产形势向好。

群众在春耕生产中出现困难和问题怎么办?不用愁,不同专业的农业技术专家最近活跃在田间地头,开展培训、指导,解疑答惑,提供咨询。

济源是国家首批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国家出口蔬菜种子质量安全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和绿茵公司主动出击,抓住移栽定植的黄金期,组织绿茵公司24名专业技术人员分包邵原、王屋、下冶等镇的104个村,分区域建立蔬菜制种技术服务群,随时服务制种农户;在每个基地聘请1名本地种植能手,辅助生产落实。

截至目前,农业农村局已累计开展开花前期技术指导1200余次,线上技术服务6000余人次。大白菜即将进入菜花期,甘蓝处于抽薹期,萝卜开始抽薹,2.67万亩种子基地生产秩序规范,为全年丰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2020-04-15 记者 史方方 通讯员 惠永华 1 1 济源日报 c_48008.html 1 一年好景在春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