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在街头巷口、在小区楼宇,志愿者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日夜忙碌,成为群众的守护者。
针对外地返(来)济人员、境外返(来)济人员,尤其是从湖北(武汉)、国外疫情高发区返(来)济人员,济水街道及时建立清单,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项。登记造册、建档立卡,清楚掌握重点人员活动轨迹及健康状况,同时建立每日工作要点清单,做到动态及时更新,明细职责,确保抗疫有方。
济水街道把加强居民管理作为疫情防控最基础的工作,构建街道、居委会(社区)、小区(楼院)、单元楼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实施网格化、地毯式排查。充分发挥党员、居委会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小区楼长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严格排查湖北(武汉)返(来)济人员,做到“五清”(常住人口底数清、流入人口底数清、重点疫区流入人口底数清、发热人员底数清、流动人口底数清),并对重点人员实施电话随访、测量体温、居家观察等工作。
济水街道共设立防控卡点181个,采取专人测量体温、专人消杀消毒、专人查验身份、专人进行出入登记“四步工作法”,确保严防死守。强化居家隔离管理,坚持每天提醒隔离人员按照《居家隔离十要点》进行单独隔离,在小区门口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在住户门口设置封条,生活必需品由工作人员负责购买,生活垃圾由专人负责消毒收集清理。广泛动员实施“一居委会(小区)一卡口、一居民组(楼院)一摸排、一户一承诺、一户一提示、一人一监管”行动和“大清扫、大消毒”爱国卫生运动,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
防疫物资是疫情防控的基础保障。济水街道在第一时间购置口罩1200个、橡胶手套1500双、84消毒液20箱、酒精280瓶、体温计30个、喷药壶80个、中药剂360剂、人员出入登记簿500本等,坚持将预防关口前移,物资向一线倾斜,多渠道做好防护物资供应,确保应急保障需要和中长期物资储备。
济水街道成立4个督导组,由街道中层干部带队,加大疫情防控督查巡查力度,夜间巡查由值班班子成员带队,压紧压实工作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让信心在抗疫一线不断增强
“请出示您的健康码。”“请按间隔线有序测量体温。”3月15日,在大润发济水店入口,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一边提示,一边为顾客测量体温。“3月5日,我们卖场工作人员由疫情严峻时期的200余名恢复至700余名。超市外的30家名品店有26家恢复营业。”大润发济水店总经理闫贵嫔向记者介绍。
作为全市的“菜篮子”“米袋子”“油罐子”,大张、大润发、永辉、丹尼斯、南街集贸市场等济水辖区8家大型商超疫情期间不停业、不断货、不抬价,保供促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基本生活需要。这是济水街道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市场供应,积极协调商务、市场管理等部门,多措并举、严格管控的结果。
3月15日,济源市矿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车间生产井然有序。“除了戴口罩,我们进出车间都要测量体温。同时,工作人员定时对操作台等进行消杀消毒。”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邓卫峰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济源市矿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2月14日复工至今,已生产各类高低压防爆开关300余台,销往贵州、山西、陕西等地。
位于盛世大厦的济水创业服务中心D区,30余家贸易公司先后开复工。“现在疫情防控形势转好,我们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恢复经营,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取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园区负责人韩志武说。
此外,城市花园、心海大厦、中梁·东方印等项目先后复工复产,掀起了济水街道项目建设的高潮。
“济水街道严格落实复工复产审核备案制度,各班子成员对分包责任区企业进行点对点认真审核,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进行整改。截至目前,大型商场及品牌专卖店复工率达100%,矿用电器、正清环境、孔氏机械等工业企业复工率达100%,创业服务中心ABCD区、各经营性门店复工率超90%。”济水街道经贸办负责人张波说。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是战胜疫情、赢得胜利的“硬核”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国生在济源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尽快夺回来,以顽强的拼劲韧劲,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济源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贡献力量。”赵中彦说。(作者 王鸿斐 通讯员 王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