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第一书记客串“微商“卖红薯

记者 王莉 通讯员 赵琪琦

“仅一天时间,赵书记就将滞销的红薯全部卖了出去,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太感谢他了。”3月2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邵原镇七沟河村村民于平智充满感激地说。

据了解,邵原镇七沟河村是2018年脱贫摘帽的省级贫困村,近两年,村民通过种植红薯、大葱、花椒、小辣椒等农副产品来增加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今年受疫情影响,运输渠道不畅通,于平智等三位农户种植的1200余斤红薯错过了春节销售的“黄金期”,陷入了滞销困境。地窖里红彤彤的红薯无人问津,尤其是随着天气转暖,红薯可能发芽腐烂等。这让于平智等人焦急万分。

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济源市人民法院驻邵原镇七沟河村第一书记赵凌青得知此事,很快与于平智等人取得联系,并上门了解红薯质量和销售价格。“红薯饱满结实,个头均匀,价格合理,往年都是抢手货,今年藏在地窖无人知。我得搭一个销售渠道,帮助他们把好产品送出去,缓解种植户燃眉之急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实惠。”赵凌青下定决心。

“疫情期间,大家都用微信群、朋友圈来销售产品,咱们也试试吧。”通过和七沟河支村两委沟通协商,赵凌青很快找到了方法:客串“微商”,线上销售红薯。

有了想法就立刻行动。2月25日,赵凌青用手机拍了几张红薯的照片,附上红薯的特征、口感、价格等信息,一并发送到“济源市人民法院干警”微信群里“试水”。令他没想到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一发,微信群里便沸腾了起来,“赵书记,我要10斤”“我要20斤”“还有我,30斤”……订单接踵而至,短短一天时间,1200斤红薯就被济源市人民法院干警们全部认购。“我明白大家的心意。在这个特殊时期,群众有困难,大家都想伸出援手帮一把,用这个方式助农。”赵凌青说。

仔细统计核对订单后,赵凌青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张开元驱车来到七沟河村三位农户家中,将红薯装车运到村口,七沟河支村两委干部主动到村口对这批红薯进行分装。接下来,赵凌青又变身“快递员”,把自己的私家车变成“运输车”,将红薯运送到济源市人民法院进行派送。

随后,驻村工作队及济源市人民法院干警们又对七沟河村部分群众家里的粉条、大葱等进行了爱心采购。

2020-03-23 记者 王莉 通讯员 赵琪琦 1 1 济源日报 c_46810.html 1 第一书记客串“微商“卖红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