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队长!孔令枫、宋男男圆满完成援鄂抗疫任务,马上到达收费站,体温正常,状态良好,请指示!”“你们辛苦了,欢迎回家,请按指示位置停车,接受消杀。”“是!”3月14日早上8点8分,援鄂返回的济源蓝天救援队队员孔令枫、宋男男在下济源高速东站前,通过对讲机向队长习才汇报了情况。
两人全程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但是为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消杀组成员对车辆的重点部位进行了消杀作业。在进行一个简短的“零接触”欢迎仪式后,他们驱车前往指定地点办理14天医学观察的相关手续,将配合隔离工作,直至通知解除。
一天最多工作16个小时
2月18日,孔令枫、宋男男作为志愿者前往武汉,承担捐赠物资的接收、登记、运输、发放和区域消杀等任务。此次行动,河南共派出35人。
当天下午3点,两人抵达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中华慈善总会联合仓库。
对接后,孔令枫被分到了转运组,负责对社会捐赠的防疫物资进行整理、转运。孔令枫说,捐赠物资会随时运到仓库,需要转运组队员随时待命。随着大批捐赠物资抵达武汉,转运组队员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
按照规定,仓库接收的物资必须在24小时内分发完毕。每一批物资到达,转运组队员就像机器一样高速运转起来。这期间,孔令枫和队友每天都会忙到深夜,困了就在车上休息几个小时,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最忙的时候,一天转运了7辆重型半挂车、几十辆救护车和公交车的物资。”孔令枫告诉记者,那次,他们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12点,完成了清点、整理、分解、装车等各项工作。
高强度的工作没有让孔令枫退缩。一批物资处理到位后,他会期待另一批物资的到来。他说,只有物资充足,才能解除医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才能缓解武汉人民的情绪。“面对疫情,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我常常被防疫物资箱上的加油口号所感动。”孔令枫告诉记者,此时,他真正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感受到了民族的凝聚力。
每天背着50多斤的消杀弥雾机走6个多小时
宋男男被分到了消杀组。前10天,他的任务是对运送物资的车辆、人员进行消杀。头套、防护服、护目镜、呼吸面罩、胶鞋、双层橡胶手套……一身装备密不透风,还得背着50多斤的消杀弥雾机,这是对体力与毅力的考验。
10天后,消杀组接到外勤消杀的命令,开展湖北省委党校方舱医院、汉口火车站、华南海鲜市场及周边100多个小区的消杀工作。
“每天8点半开始行动,一直到下午3点,才能吃上午饭。”宋男男说,“早饭我一般吃两个鸡蛋、喝半包奶,不敢吃太多,怕上厕所。防护服一旦破损,就不能用了。每个消杀组每天消杀面积在45万平方米以上。”
工作时不能携带手机,宋男男也不清楚每天走多远,只是每次返回基地时感到身体快要虚脱,脱掉衣服拧一把,汗水直往下掉。晚上,消杀组还要开总结会,汇报当天工作、分配第二天消杀任务、评估风险等。
这期间,习惯熬夜的宋男男“熬”不动了,晚上9点前就钻进被窝,“多恢复些体力,第二天能多干会儿。来到这里咱代表的可是愚公儿女,不能丢人”。
3月13日晚,孔令枫、宋男男突然接到返程的命令。“我们这一批走了60多人。”宋男男说。其实,志愿者原定10天的服务周期,两人已经“超时”。25个日日夜夜,孔令枫、宋男男始终坚守岗位,不怕苦、不怕累,圆满完成了任务。
在疫区递交入党申请书
援鄂期间,两人还做了一件“大事”——递交入党申请书。加入党组织一直是他们的心愿。得知可以“火线”入党时,他们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这次疫情发生后,看到各级党组织、党员为了疫情防控尽心尽力,我深受感动。我就想早日成为一名党员,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自身价值……”在入党申请书中,孔令枫、宋男男这样写道。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隔离期结束后,若身体检查没有问题,我们还将继续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与大家肩并肩,一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