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基层

小个子迈出脱贫大步

据新华社合肥1月13日电 隆冬夜晚,大别山腹地——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汇镇逐渐“入睡”,街边一家名为“香尖”的土特产店却亮着灯,一群人正围坐在店里,麻利地打捆包装着成堆的腊肉,为首的是一位小个子。

他是掌柜张传峰。“快过年了,订单太多,一刻也不得闲。”张传峰一边忙,一边埋怨,语气里却透着骄傲。

土鸡、蜂蜜、茶叶、手工挂面、腌灯笼椒……店面不大,货架上却琳琅满目。正是这家小店,2019年的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张传峰因此赚了5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山货“一哥”。

这一切,6年前的张传峰难以想象。他是一名残疾人,身高只有一米四,初中毕业后没办法出去打工,只能在家门口谋生。开早餐店、倒腾水果、贩树……小个子“什么办法都想尽,但往哪里走都是困境”。2014年,张传峰被评定为贫困户。

乡亲们异样的眼光、同学的调侃,让他心灰意冷。张传峰说:“像我这样的人还能干些啥!”有扶贫干部上门开导:“你有手有脚、又年轻,有希望呢!”

“我是有脚,但步子小!”

“小不怕,只要肯迈步。”

小额贴息贷款、创业补贴……一波又一波的好政策最终让张传峰动了心。他决定迈出这一小步,借了1万元,买了22只小羊羔,当起“小羊倌”。

张传峰能吃苦。他白天放羊,晚上干脆住羊圈。只要有养殖技术专家过来,张传峰就扯起他们的袖子往羊圈引。一年不到,张传峰竟成了养羊专家,还成立了家庭农场。

2016年,张传峰的收入突破10万元,一下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更摘掉了他心头的顾虑。

脱贫致富的路上,张传峰放心大胆地甩开了步子。2017年,当地打造电商特色小镇,鼓励村民发展电商,他看到机会,租下门面,开起了网店。

起初,尽管连打字都不利索,张传峰还是报名参加他知晓的所有和网络应用相关的培训,到全国各地学习电商经验。为了扩大品种,他和同乡同行组起“搜山队”——蹬起三轮车,整天走村串户收山货。

做电商生意,张传峰爱琢磨。他用竹篮子装腊肉并以福字封上、逢年过节推出时尚大礼包,把土特产做出了时尚感。他还学着网上“吆喝”,在朋友圈里发农产品的图片和小视频,有时候还亲自“出镜”。

山货丰富、质量过硬,给张传峰点赞的人越来越多,下单的人更多。他告诉记者,如今3000余个微信好友里有全国各地的客户、代理,还有几个外国人。“真没想到,大别山的农家特色不仅卖出了山,还走向了世界。”张传峰说。

买了小汽车、换上大房子,小个子成了电商大老板。这一步步的艰辛,只有张传峰知道。有人发现,平时节省惯了的他只对贫困户“阔绰”:高薪聘请困难户做员工;下乡收货时,贫困户的农产品从不还价。张传峰带动40余户贫困户通过电商增收。

“穷主要穷在脑袋和志气”,深谙此道理的张传峰开始带徒弟。桃岭乡隔着几座山,有个贫困户长期卧病在床,却有做电商的打算,于是张传峰开车上门手把手教他扫码、下单、收款,并给他推荐客户。

“我是靠着乡亲们的帮助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可不能忘本。”张传峰告诉记者,新的一年,他还打算种些小香薯、搞种养结合,带着更多乡亲一起干。

“致富路上,我们步子迈得可大咧!”填完最后一张快递单,张传峰笑着说。此时,距离2020年春节又近了一步。

2020-01-15 1 1 济源日报 c_43393.html 1 小个子迈出脱贫大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