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吃块点心,香蕉也给你剥好放这里,一会儿吃。”“爸,慢点吃,你看又弄衣服上了,来,擦一下。”日前,记者在御驾庄居委会段淑明的家中见到小儿媳王娜正把剥好的香蕉递给公公。68岁的段淑明一边吃着香蕉一边看电视。
这样动人的场景已经持续了近12年。
2008年1月初,段淑明在自家楼顶上扫雪时,突发脑溢血倒地,经过20天的抢救,最终落下偏瘫。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公段淑明刚被抢救过来还在康复阶段时,婆婆又被查出患了癌症。“一个老人在肿瘤医院化疗,一个老人在中医院住院康复。”小儿子段二东告诉记者,那时候压力真的很大,多亏了大哥大嫂在前面领着,一家人才坚持下来。父亲和母亲一出院,兄弟俩决定轮流照顾老人。
大儿子段大东和小儿子段二东要养家糊口,所以经常外出工作,照顾父亲、母亲的重担就落在了两个儿媳身上。由于老人身边不能离人,两个儿媳需要全天在家,照顾老人也就成了她们两个共同的“事业”。“我今年40岁,我大嫂41岁,公婆生病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我28岁,我大嫂29岁。虽然公婆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也是爸妈,所以我和大嫂就主动承担起了照顾二老的任务。”王娜告诉记者,婆婆在2011年离世。
每天早晨首先要照顾公公起床穿衣,然后倒尿端水,待其洗漱完毕后吃早餐。早餐有稀饭、牛奶、豆浆等,每天都不一样,中间还有水果或者点心,中餐米饭、面条轮着来,晚餐则是易消化的馍菜汤。“一天饭都没顿数,渴了端水,饿了端饭。儿媳们每天都让我吃到肉,从没嫌我麻烦,没说过我一句难听话。”段淑明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冬天护理比其他季节都要谨慎一些,老人首先不能受冷,儿媳就会把公公房间的空调一直开着,并把温度调至合适。平时天气好的时候,她们一定会扶着老人出门晒太阳。“现在老爷子的心态就像小孩子,需要你关心他,要让他心情好。”王娜说。
以为悉心照顾就能换来公公身体健康,可偏偏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段淑明胆管上又查出问题,在医院住了将近一个月时间。这期间,俩儿媳一人上午去照顾,一人下午去照顾。同病房的病友直夸俩人伺候得周到,还以为她们是老人的两个女儿。“我大嫂照顾得确实好,从不嫌弃,非常有耐心。”王娜告诉记者,大嫂刘海利真不愧是大嫂,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做得特别到位,孝敬老人更是没得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大哥大嫂,一大家人才会如此和谐温馨。
老人的房间窗明几净,没有一点异味,床铺干净整洁,地板一尘不染。当记者问段淑明新的一年有什么愿望时,他振奋精神说:“我要让身体好起来,明年去给学校看大门。我的俩孙女马上要上小学了,俩儿媳伺候我没去上班,没有收入,我要挣钱给我的孙女买文具。”
街坊邻居们都说:“老段的俩儿媳真孝顺,能坚持这么多年,真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