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李银定看到自家的葱没被挑出毛病,稳稳地装上了车,脸上露出了笑容,“总算没白忙活,不管价格高低,总比下大雪烂在地里强”。
采访中,记者见到了大峪农技推广区域站站长李进中。他介绍,收存大葱的最佳温度是4摄氏度,入冬以来济源温度持续较高,为大葱丰收提供了好时机。
农产品的高产有时也暗藏着隐忧,寺郎腰大葱也是如此。
多方相助 解葱农燃眉之急
2019年,大峪镇的大葱普遍高产。寺郎腰大葱合作社统计的数据显示,全镇种植寺郎腰大葱2000余亩,仅寺郎腰及周边村庄就有1000多亩,最高亩产达1.5万斤,全镇总产量超过2000万斤。这是喜人的数字,也是多年来少有的纪录。
高产之后,大葱的销售渠道在哪里呢?
在经过一段田间地头的批销零售之后,80余万斤寺郎腰大葱还是出现了滞销。葱叶由直变弯、由绿变黄,亩产量也从万余斤缩减至六七千斤,价格也由往年的亩产万元一路下跌,怎么办?
大峪镇领导带头进行促销。他们除了利用当地媒体,还联系到省市有关新闻媒体和政府部门,吁请给予当地葱农帮助。人民网河南频道、大河报、东方今报及济源当地主流媒体也都加入宣传推销行列中。
在媒体的共同宣传和呼吁下,寺郎腰大葱滞销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
济源优洋饮品有限公司较早收购了2万多斤大葱,并通过企业自媒体平台发布了推介消息。济源总工会和中原银行济源分行共同出资收购10万斤大葱,推出“10斤大葱1元购”补贴活动。
时代农业联合社理事长冯师海先后在大峪镇收购寺郎腰大葱50多万斤,分批次运送至市区及外地市场,还在丹尼斯量贩沁园店前摆设摊点,并在柜台前写上大葱的来源及农户姓名,以便于追溯,让群众放心选购。截至2019年底,时代农业联合社已售出20多万斤大葱,帮助部分葱农解了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济源多所学校、企业、饭店纷纷打来电话,成批量购买大葱。寺郎腰大葱市区售卖点、寺郎腰村销售点也迎来众多群众。郑州、洛阳、焦作等周边城市的蔬菜批发商也“闻葱而来”,接连上门收购。
“没想到信息传播得这么快,那时候我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信息带来的力量,是石德文没有想到的。寺郎腰大葱滞销求援的消息发出后,前来购买大葱的人络绎不绝。最多的时候,车辆竟在村里的收购点前排起了长队。
仅用了10天时间,寺郎腰大葱就销售出一大半。随着销售形势逐步好转,大葱市场价格也开始上涨。
在寺郎腰大葱合作社,记者看到室内堆放着一捆捆整齐干净、翠白相间的大葱。“这是济源总工会订购的10万斤大葱,我们将陆续送出。在这儿也借助咱们媒体的平台,感谢全市人民和各界的支持。”石德文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12月中旬,曾经滞销的80余万斤寺郎腰大葱基本售罄,葱农开始了新年新打算。(记者 付卫东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