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讲好黄河故事 坚定文化自信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诗以言志,言之不足,则歌咏之。黄河船工号子是世代船工在惊涛骇浪中顽强求生的一种呐喊。黄河船工号子通过一代代勤劳的济源人口耳相传至今,源源不断地为愚公儿女提供精神动力。在济源人心中,它早已超越号子本身,成为同舟共济、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更好地治理保护黄河、让黄河造福人民,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中华民族治黄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济源境内有黄河58公里,有举世闻名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有代代相传的黄河船工号子。近年,济源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船工号子的抢救保护,经过田野调查、民间采录,搜集、整理现有流传于民间的号子,对老船工进行访谈、录音、录像,将其原生态的留存资料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存档,并集结成册;济源在创新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将其搬上舞台,进行原汁原味的展演,给予动态的持续性保护。

济源系统整理与黄河有关的文化资源,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在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上体现济源元素、唱响济源声音,打造黄河文化高地,做好文化大文章,激发全社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2019-12-31 1 1 济源日报 c_42433.html 1 讲好黄河故事 坚定文化自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