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2019年度济源示范区优秀志愿者事迹简介

张向阳,济源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志愿者。他策划实施了“大手拉小手共向文明走”系列活动,提升了师生及家长的文明素质;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多次深入街道和农村进行文明创建、精准扶贫;业余时间加入济源爱心助学之家团队,已组织团队开展活动109场,免费授课150节,受益学生9172人、家长1624人;坚持每年义务献血一次,并加入了中国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骨髓捐献库”。

张艳青,济源示范区生态环境局志愿者。2010年以来,她积极参与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科普、助力帮扶村脱贫攻坚、女童保护、公益售卖农副产品、资助山区儿童及网络公益等活动,把党的政策及时送到群众中去。她关注社会民生,传播正能量,在微信、微博平台发布环境法律法规、身边好人等易于群众接受、传播的好政策、好事迹上万余次,用实际行动展示文明志愿者的风采。

王长安,济源中级人民法院志愿者。他紧密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法律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2010年以来,他共接待来访群众5600余人次,成功劝阻3名欲服农药自杀的信访人,收缴信访人携带的刀具2把,进京到省劝返信访人280余人次,成功劝解621名上访人息诉罢访。

王涛,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济源分院志愿者。他积极参与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定期深入贫困群众家中了解其生活状况,在物质上给予帮助,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期间,他每月到下街居委会、世纪广场捡拾垃圾,宣传文明创建知识,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同时,他和同事一起到分包路段清理卫生,保持周边道路干净整洁。在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中,他利用业余时间到人流密集的路口疏导交通,倡导群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张领军,济源市人民法院志愿者。他在工作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志愿者的职责使命。他走出单位到社区、贫困村开展帮扶活动,组织策划了各类普法活动10次,为留守儿童发放普法漫画800余册,向5户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油。他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出行活动,协助交警疏导交通,树立文明济源新形象。

尹绪军,济源市税务局志愿者。他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创建工作、宣传文明知识等。特别是他精通计算机操作,掌握计算机日常应用维护技能,利用个人特长帮助同事邻里,多次通过电话答复或上门服务等方式解决求助者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碰到的“大难事”,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他通过编写查询语句或表格数据加工等方式,使求助者从繁琐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郭文娟,济源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志愿者。她业余时间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养殖场户、种植户家中了解行政执法人员中的推诿扯皮、胡乱作为、吃拿卡要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信息30余次。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她放弃陪伴两个幼小的孩子,利用周末、国庆假期组织40余名工作人员学习文明知识。她先后为同志们印刷卷子50余份,组织考试30余次,帮助大家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为文明单位创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商艳萍,济源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志愿者。她积极组织开展农牧业技术扶贫,深入到各个行政村,宣传技术扶贫政策,开展种植业技术培训服务200次以上。她坚持为民服务的准则,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扎实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她助人为乐,热心于公益工作。在农业科技保姆服务中,她倡导公益服务精神,发扬助人为乐美德,深入田间地头一对一进行服务200次以上,深得群众信任支持。

张凯,济源示范区卫健委志愿者。他是“健康卫生”公益活动发起人之一,策划组织并亲自参与了60次志愿者公益活动。现在“健康卫生”志愿服务队从小变大,由弱变强,已经发展到24支分队,常年进社区、进广场开展健康义诊、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应急救助、法制宣讲等活动共100余次,受益人口约20000人。

张春霞,济源市行政服务中心志愿者。2015年以来,她积极策划组织并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文明劝导、便民服务、“保护一条河、清洁一条街、美化一社区”、“三关爱”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30次以上;围绕“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开展主题道德讲堂20期,累计普及教育2500多人次;组织党员志愿者定期到帮扶社区开展慰问困难老党员、孤寡老人等活动;组织开展“爱心妈妈”“爱心天使”等活动结对帮扶留守女童、贫困儿童。她和单位同事结对帮扶了山区贫困儿童40名,并在工作之余走进这些贫困儿童的学校、家庭,及时了解受资助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范清风,济源市农机局志愿者。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他多次参与文明交通出行活动,劝导不良交通行为。他主动联系帮扶村干部,寻找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线索,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暑假期间,他陪同帮扶学生参观了城展馆、济源一中、世纪广场,并送给学生书包和书籍,鼓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热爱生活。

陈坤,济源市农科院志愿者。他长期从事“三农”志愿服务活动,为老百姓解决急需的农业技术问题和农产品增值问题,把志愿服务的理念深入到工作中,开展了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科普等工作,累计培训农民600人次,在济源北部示范区,免费为农户安装滴灌设施,受到当地农民的好评。他同时对接5个经营主体,不定期对5个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及物质帮扶,为基地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赵成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他从事一线学生工作、教学工作,带头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他参与了文明劝导、文明交通、社区清洁、党员进社区、爱心帮扶救助志愿服务200余次。他发起成立了豫西生土建筑生态文化保护志愿服务队,于2016年12月通过评审成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品牌。

卢艳杰,济源市中医院志愿者。近年来,她利用双休日到敬老院开展义务服务,无偿捐助生活用品,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洗衣服。她积极参与“医疗卫生下乡”活动,为广大农民朋友测身高量体重、义诊。她参与健康知识咨询、传染病知识宣传等形式多样的健康知识宣传活动50次以上。

杨红,济源二院志愿者。她组建了二院530人志愿服务团队,设有3个志愿者服务队。近年来,她发挥医务志愿者专业技能的优势,到王屋卫生院、王屋镇愚公村、邵原镇黄楝树村、沁园社区、济渎路学校开展免费义诊、健康讲座活动,深入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开展健康检查、扶贫助困等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她每年开展义诊活动20余次,健康讲座15次、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提供爱心服务6次,受益群众30000余人次。

李娟,济源图书馆志愿者。2011年3月她组织招募了300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管理,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图书借阅、分类、上架、读者管理等知识培训,引导读者合理利用图书馆。她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为市民发放“文明阅读”倡议书、“读者指南”宣传单,宣传文明阅读新风;深入山区学校,参加“图书漂流”活动,带领留守儿童到馆参加活动30次;为贫困村的村民送去书籍200余册。

张松涛,济源一中志愿者。他积极组织美术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参加对口帮扶贫困村乡村文化建设,到大峪镇偏看村帮助建设文化馆,利用暑假到梨林镇多个村参与美化乡村墙体彩绘活动,为环卫工人义写春联,为全校教职工义务书写春联20次以上。他每年组织举行国庆中秋书画展、校园美育节书画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地面彩绘和校园井盖彩绘,为家风家训馆提供主题书画作品,每年为学校办公室义务提供书画作品100余幅。

武志光,济源一中志愿者。他怀着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忱投身各项活动,积极组织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月、道德讲堂、国际志愿者日交流会等活动30次。他参与送教下乡微公益、青年文明号结对扶贫、文明劝导、社会捐助、义务植树等社会志愿服务活动50次。在他的积极影响下,济源一中先后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学雷锋活动优秀群体”,被省文明办授予“全省优秀‘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

李亮,济源一中志愿者。在济源一中举办的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活动中,他招募组织志愿者热心服务,在接待、报到、引领赛场与住地往返、跟车环节中,宣传济源体育文化等。业余时间,他积极参与济水苑社区小课堂志愿服务活动,每天下午5点~6点,为小学生进行作业辅导;组织志愿服务艺术团到敬老院、大峪镇演出,敬老爱老,奉献爱心。近年来,他参与帮扶贫困村、交通劝导、义务植树、进社区帮扶困境儿童家庭等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

李卫华,济源高级中学志愿者。近年来她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参加北海办事处花园社区小课堂活动,给小学生答疑解惑。她注册成为中国社会扶贫网“爱心捐赠志愿者”,通过线上即时捐助的方式捐献爱心。她跟随美丽爱心社团去爱心粥铺参加服务活动,为环卫工人、孤寡老人提供热腾腾的早餐。她参加第九届赵氏恳亲大会志愿活动,负责接待与会人员并服务会议,展示了济源志愿者良好形象。

李静,济源高级中学志愿者。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女童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到大峪、下冶、王屋、五龙口、克井等多所山区和平原的幼儿园、小学开展了“女童保护”儿童防性侵知识宣讲30余次。同时,她多次到玉川路小学、御驾小学、东园小学、天坛幼儿园等城区学校开展志愿活动。她希望更多的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们因女童保护而受益。

李迎军,济源市第四中学志愿者,2012年以来累计服务时长600余个小时。2015年以来,他每月定时为山区和平教学点的孩子义务送课,共计21次。在坡头镇白道河村文化扶贫活动中,他积极参与活动策划,落实“三关爱”。2018年7月,他带领30余名师生到大峪曾庄、邵原七沟河、花园村等贫困村参加扮靓美丽乡村墙体彩绘活动,尽管天气炎热,但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郝英宏,济源市第四中学志愿者。她长年活跃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女性心灵成长、家庭教育等领域,主持了“心成长,新成长”青少年心理成长项目,参与“送爱下乡、爱心妈妈、扶贫攻坚”等30余次志愿活动,将家庭教育讲座送入社区、乡村。她利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六上午时间在学校开展“好爸妈养出好孩子”家庭教育知识系列讲座,共计20次。她梳理总结分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典型案例,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美文,定期在其微信公众号“文馨学法指导工作室”公开发布。她撰写《用成长的力量点燃孩子学习激情》《学会交往——中学生的必修课》《引发学习问题的问题从哪来》等文章36篇,累计点击量近一万次。

李素琴,济源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志愿者。她不仅自己爱学习,还时刻影响身边的人。她每天都很忙,尽管家里孩子老人都需要她,但她总是挤出时间每月给身边的家长朋友们讲课。课堂上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课堂外她总是在微信群里陪着家长一起学习成长,遇到问题及时引导他们,帮助社区孩子们参加经典诵读30次以上。参加亲子公益活动以来,她影响了身边200个家长朋友,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魏亚菲,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志愿者。她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2015年以来,她策划组织了帮扶困难群众、助力脱贫攻坚、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时代新风等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服务时长2000余小时。同时在文明创建中,她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新风尚等先进文化,到花园社区、金水村、邵原镇12个贫困村、大峪镇28个贫困村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赢得了社会好评。

刘卫东,济源交通运输执法支队志愿者。他助人为乐,热心公共事业,以无私奉献的公益精神指导自己的言行,积极投身公益工作,在助学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6年冬天,他无意中结识了济源爱心助学之家,开始了他的助学之路。每年他都会抽出时间组织志愿者带上精肉和面粉,去山区给孩子们包上一顿香喷喷的饺子。看到孩子们吃得开心,他和志愿者们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近年来,他参与了爱心结对帮扶邵原镇六主小学、大峪镇第一小学活动20次以上,参与文明交通劝导30次以上。

姚志豪,济源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志愿者、济源市蛟龙水上义务救援队志愿者。工作之余他积极加入济源市蛟龙水上义务救援队,利用在部队掌握的冲锋舟水上救援专业知识,组织队员进行打捞救援训练。他利用休息时间跟随救援队深入中小学开展“夏季防溺水教育”,参加溺水打捞任务30次,受到群众的信任好评。

范素萍,济源市卫生学校志愿者。她通过北京总部讲师考核,成为济源第一位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2017年5月以来,她每个月都到学校给学生义务宣讲《儿童防性侵安全教育课》。除上课外,她还不断发展讲师,扩大讲师队伍,让公益项目能在济源各幼儿园、小学推广。两年多来,她组织开展活动109场,上课150节,覆盖学校及幼儿园71所,受益家长1624人、学生9172人。她利用周末或节假日随同公益组织走访贫困家庭、资助困境儿童等。2017年5月她结识“女童保护”,至今已与“女童保护”相伴两年多了。

焦娜娜,济源市沁园路小学志愿者,长期致力于文化扶贫、关爱儿童志愿服务工作。近年来,她策划参与了王屋镇清虚村、邵原镇东阳村、六主村的文艺汇演、义写春联、最美墙绘、送戏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20次;到清虚学校、六主小学、大峪六小、大峪三小等山区学校送温暖,送艺术课,送书法课,送优质课30余次,发放女童保护手册260余册。她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重阳节为社区老人送节目,进社区捡拾白色垃圾,进行文明交通、防溺水宣传等。

杨玉成,济源市玉川路小学志愿者。他主动参加文明城市创建、路口执勤、捡拾垃圾、文化下乡、脱贫攻坚等志愿者服务活动,总服务时长300小时以上。2018年暑假,他和同事们赴下冶镇圪老圈、坡池、南桐3村,历时14天,完成墙体彩绘1000余平方,宣传了党的扶贫政策。每逢春节前夕,他组织学校书法社团学员、书法爱好者等,开展春联义写活动,累计为群众义务书写春联1000余幅。2019年国庆期间,世界赵族恳亲大会在济源举行,他全程参与服务,得到了组委会的高度评价。

党迎会,济源市实验幼儿园志愿者。2015年至今,他坚持每月到帮扶园送课,为留守儿童举办集体生日会。他利用业余时间给留守儿童家长写信,和他们通视频电话,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他走进社区、广场开展环境保护、十九大精神宣讲、志愿者诵读、关爱自然、健步走等公益活动30次以上。

贺征征,济源市实验幼儿园志愿者。她积极参加党员志愿者活动,走进封门村,慰问孤寡老人,关心贫困户,宣讲党的好政策。她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如“放飞希望,祝福祖国”放风筝活动、“最爱红薯宝宝”采摘活动、“梨花朵朵开”马村梨花节活动、“春季走一走”户外活动等,受到社会好评。

苗倩,济源市实验幼儿园志愿者。她坚持义务参加送文化下乡活动,清明节作为主持人和演员走进思礼镇清明诗会专场,弘扬民族文化;作为优秀共产党员代表,进村入镇宣讲坡头红色革命故事,并代表济源参加河南省军区组织的河南省国防教育优秀教员比武决赛;参加坡头镇《河防堡垒新诗篇》大型文艺晚会等15场文化下乡活动。

原道武,济源市市政工程公司志愿者。他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在思想上积极进取,关心国家大事,工作中认真负责,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在文明城市创建期间,主动到世纪广场等地义务执勤、捡拾垃圾。在扶贫帮困中,他到邵原镇双房村、张凹村宣传扶贫政策。在敬老活动中,他到城岸村徐秀英和南樊村张凤莲家进行探望,给老人剪指甲、捶背,让老人感受到温暖。

王俐君,济源市市政工程公司志愿者。她积极投身于志愿者工作中去,从平凡小事做起。多年来,她坚持到双房村贫困户翟立国家中了解其生活状况,解决其实际困难,宣传国家脱贫政策;多次到福利院、山区“袖珍小学”看望和帮助可爱的孩子们;每逢佳节,探望敬老院老人、慰问困难老党员、帮助职工伤病家属;参与文明劝导、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市民改正不良行为,提升文明素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李磊,玉川产业集聚区志愿者。他热心公益事业,无论从事哪项志愿服务活动,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善始善终,树立了志愿者良好形象。近年来,他组织策划了玉川绿丝带活动,认真学习《河南省志愿服务条例》,在同事们中间积极宣传志愿服务精神,主动参与义务植树、环境卫生整治、进企业诚信宣传、扶贫慰问等活动40次以上。

陈鑫超,济源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志愿者。自2018年2月从部队转业至污水处理厂后,他加入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克服孩子小、父母不在身边的困难,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他多次走进敬老院,帮助打扫卫生,和老人谈心拉家常,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他在各类大型活动中主动参与招募志愿者工作,并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定期与市实验中学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赵宏亮,济源市公路管理局志愿者。他积极参与结对帮扶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到下冶镇南桐村开展新年送春联活动,送去春联200幅;到定点帮扶小学开展“暖童心送祝福”活动6次,为贫困儿童捐赠小儿读物、文具。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他先后组织志愿者300余人次到帮扶村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对村道两侧、游园广场等区域进行全面清洁,受到群众好评。

郭佳旺,济源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志愿者。他积极响应文明办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的号召,到贫困村、社区、广场开展宣传移风易俗活动25次。特别是在帮扶活动中,他把受助者当亲人,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其力所能及的帮扶,还从精神上感化鼓励受助者鼓足勇气热爱生活。在“我们的节日”活动开展期间,他为结对村的老人送粽子、送月饼,也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张楠,济源示范区住建局志愿者。自2010年加入城市管家志愿服务队以来,他经常利用节假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180余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特别是2017年以来,他组织志愿者与25名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为儿童福利院的30名残障、孤困儿童送去生活用品、玩具约价值9500元;到建筑工地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发放降温西瓜15000余斤。他组织策划的“文明归还”活动中,每年归还失主银行卡、身份证、钱包都在200人次以上。

朱玥,济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志愿者。她积极参与诚信进校园、法制宣传阳光行动、植树节活动、脱贫攻坚在行动、清洁家园、交通文明劝导、学雷锋等志愿活动40余次。特别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她策划组织开展了“七夕、中秋、重阳”等文化活动。在“诚信,让济源更出彩”活动中,她制订了“讲诚信,从娃娃抓起”进校园计划。作为主讲人,她通过古今故事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们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下转第四版)

2019-12-26 1 1 济源日报 c_42342.html 1 2019年度济源示范区优秀志愿者事迹简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