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冷,也干燥,树叶、秸秆一点就着,冬季防火就更重要!”12月20日,在承留镇农业服务中心,“蓝天卫士”值班员焦军委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控平台。随着鼠标点动,监控画面不停变动,有无火情一目了然。他告诉记者:“我们安装了37个摄像头,基本实现全镇全覆盖。今天雾大,我们要更加认真监测。”
“一旦发现火情,我们就通过短信迅速通知第一责任人。”对“蓝天卫士”监控平台的使用,承留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任中华很满意,“村党支部书记收到短信,立马组织人到着火点,保证扑灭火情不超过半个小时。”有了“蓝天卫士”监控平台,和往年相比,承留镇今年防火工作变得静悄悄。
不仅仅在承留镇,放眼济源示范区,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区,“蓝天卫士”监控平台都能实现全天候监测。“全区共有301个摄像头,525个村(居)都看得一清二楚。”在示范区“蓝天卫士”监测中心,值班员苗涛、段国成也在监测火情。“一天4班倒,24小时不离人。一旦发现火情,区、镇、村三级联动,责任到人。”苗涛说。
三级联动,需要技防,更需要人防。在承留镇南沟村,每天对秸秆禁烧和防火工作进行安排是村党支部书记周四心的“必修课”。“我们村地处丘陵地区,地块多。在防火上,我们村支‘两委’班子8人,两人一班,分东南西北4个片区进行管理。”除班子成员分班巡逻外,村里还专门设置4名专职防火队员。一旦发现冒烟、烧火现象,值班员就迅速通知防火队员赶赴着火点。“无论春夏还是秋冬,都一样!这已经形成了长效机制。”周四心说。
在王屋镇,全镇40个村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冬季农村清洁活动。“沿路的杂草、秸秆是重点,严防死守,严管重罚,决不让山区有一点火星。”风门腰村党支部书记刘平峰说。
干群一心,长效坚持。12月17日,示范区召开冬季秸秆禁烧工作推进会,对冬季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再部署。禁烧季延伸到全年,“长效”是示范区对秸秆禁烧工作的态度。从示范区到镇再到村组,立体的网络监控和网格化管理,让济源连续4年没有发生一起因秸秆焚烧引发的重大火灾。
看得见蓝天,留得住青山绿水,已经成为济源秸秆禁烧工作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