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济源钢铁:

工业废水变“宝贝” 助力居民过“暖冬”

记者 王兴辉

12月12日,受近期降温影响,室外气温大部分时间在10℃以下,而在济钢家属院各居民家里,室内温度都在20℃以上。79岁退休职工牛军锋告诉记者,他家的温度计上显示温度为25℃,在家穿着秋衣看电视还觉得有点热。

这得益于从济钢伸出的两根长长的“绿能”管道。他说,去年冬天为了避寒,他和老伴特意去孩子家住了2个月;今年自家供热了,哪儿也不用去就能过个“暖冬”。和牛军锋家一样,该小区3000余户居民也通过利用济钢冲渣水余热享受到了集中供热。

走进济钢炼铁厂,炼铁所用的高炉高高耸立,旁边的烟囱刺入天际,冲渣水槽道从七八层楼高的高炉中间斜垂而下,热气腾腾的冲渣水顺着槽道流入沉淀池。在炼铁厂,这种景象很常见。铁矿石等原料加热炼铁后,余下大量残渣,一般经水淬形成水渣。在冷水冲渣的过程中,水接触到高热的残渣,温度被提高到100℃。过去,这些热量难以回收利用,只能自然冷却,再用水泵将冲渣水抽回高炉循环利用。今年冬季,济钢投入数千万元建成了冲渣水余热供热一期工程,利用高炉冲渣水余热供部分生活区冬季取暖。自此,冲渣水的热量被居民生活所用,而不是白白浪费。

这一过程是如何完成的?这要归功于一座冲渣水换热站的建成。记者在现场看到,闪着金属光泽的换热站就在炼铁厂的高炉旁,滚烫的冲渣水经过过滤后被水泵抽入换热站。换热站一侧流动的是高温冲渣水,另一侧流动的是常温状态下即将流入百姓家的供热循环水,通过两个流通管道中间的传热介质,循环水的温度被提高到55℃,再通过供热管网流入公司职工家庭。

中午12点,济钢职工陈秀峰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脱掉外套,但额头上还时不时冒汗。“往年我家用的是市政供热,一年下来需要3500元左右的取暖费,今年厂里实现集中供热,对员工只收70%的取暖费,能省1000元左右。”陈秀峰擦着汗告诉记者,因为距离热源近,家里温度过于“热情”,有时候还得关掉一两个暖气片给家里降温。

“钢铁企业既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余热余能生产大户,做好环保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既能为企业‘降本创效’,也能为社会作贡献。”济钢动力厂副厂长刘学飞介绍,早在2017年,他们就到山东、河北等地考察,研究利用高炉冲渣水余热供热的可行性。“2017年,我们确立了利用高炉冲渣水余热供热项目,截至目前已经投资3500余万元,今年开始试供热。”刘学飞告诉记者,目前,利用高炉冲渣水余热供热面积已达50万平方米。“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反馈情况,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争取到2021年实现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同时,我们会积极和住建部门对接,让周围更多居民过上‘暖冬’。”刘学飞表示。

2019-12-14 记者 王兴辉 济源钢铁: 1 1 济源日报 c_41849.html 1 工业废水变“宝贝” 助力居民过“暖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