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副刊

吾心,吾家,吾城

◆葛文娟

1

前些日子,因事去西宁,去之前,仔仔细细在网上搜寻了西宁的美景和美食。青海湖,图片上的青海湖宛若天境,美得让人不忍呼吸。酿皮、拉面、羊排,图片上的美食让人馋涎欲滴。

在如此的期待和憧憬中,我——直奔西宁。

去往青海湖的路,很直,很平坦,和网上的描述一样。笔直的路,通向看不到尽头的远方。我的惊讶不在于路,而在于路的周边。车行走了两个小时,鲜有同行或者相向的车,几乎没有人烟,自然也少见牛羊。视线范围内,除了微微泛黄的草,还是草,连树都没有,偶尔有一只飞鸟“嗖”的滑过,算是带来一丝警醒,原来还是有活物的。我们的车,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孤独地前行。

好在青海湖没有让我们失望,湛蓝的天空、悠闲的白云、碎金般的阳光,平如镜子的湖水,还有星星点点晚开的油菜花,加上那些微微泛黄的草地,和草地上三三两两的牛羊,这样的景色,对于眼睛来说,是一场饕餮盛宴。

西宁的美食,同样好。酿皮,辣椒油是店家自己熬制的,鲜、香、辣,浇在青稞面做成的酿皮上,看着就唾液倍增。老酸奶,揭开淡黄色的奶皮,白嫩如嫩豆腐样的奶体入口软绵顺滑,让人回味无穷。手抓羊排,那种美味大老远就把人吸引了去。我在西宁的小巷中穿行,肚子吃得溜圆溜圆。

西宁很美,没有一丝的雾霾,天空永远都是瓦蓝瓦蓝的。白云就像一朵朵棉花糖,让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抓住。在这样美不胜收、无数人向往的地方,我待了两天。第三天,无论是美食还是美景,我都提不起兴趣了,原因无他——想家了。

和西宁的人聊天,他们说过了十月,大街上人就少了,因为气温降了。我问为什么去青海湖的路上鲜有人烟。他们说青海就是这样,地广人稀,很多地方是牧场,很多地方是无人区。他们说以前有牧民,走了三天还没有碰到人。我讶然,之后是无边的感慨。原来,美景的背后,还有如此的苍凉。

人是群居动物,我赞美幽静恬淡的隐居生活,但我是不愿意在那样的环境中生活的。没有了烟火气息,没有了人来人往,没有了鸡鸣犬吠,生活还算什么?西宁很美,但之于我,也仅仅是美而已。再美的风景,都如同夜空中的烟花,绚烂之后,一切都终究归于平寂。

2

吾家,在豫西北,很小的一座城,小到在地图上还没有指甲盖大。但是,就是这样小的一个城,却让我毫无道理地爱着它的一切。它的气息,它的色彩,它的河流山川,它的树木和建筑。

早上,吃上一个不翻,热乎乎的,别提胃多舒坦了。不翻,是小城的特产。出了小城,再也找不到不翻的踪迹。我的发小,很多年前就去了深圳,电话联系的时候,她说想念不翻。我笑着说:“你不知道吧,如今的不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不翻——已经褪去了朴素,变得奢华无比。”发小不信,一个不翻,还能怎么奢华。我仔细地介绍,并发了图片。图片上的不翻,加了鸡蛋、“卫龙”、火腿肠,又抹上店家自己做的豆瓣酱,摊上了萝卜丝咸菜,还有一点点炒制的青红椒。发小感慨,这么高大上,可惜吃不着。

在发小的感慨中,我一一给她介绍小城的美食,北街的酿皮,下街的牛肉丸子,南街的鸡血泡泡。在不知不觉的介绍中,发小唏嘘不已。她说,想家了。

我无意在发小面前卖弄。可是到最后,我发觉自己真的是卖弄了。原来,不知不觉中,这个小城的味道已经如影随形,深入骨髓。这些美食,已经让我如数家珍。

除了美食,小城还有那么多好的去处。

我会在星期六带着孩子们去北环的牡丹园散步。小女儿踏着滑板车在花海中穿行,哥哥在后面追着跑着,孩子们的笑声比世界上任何音乐都动听。小女儿说,她好爱好爱这个花园。

带小女儿去湨河桥看音乐喷泉。惊叹无比的她说,她好爱好爱这个音乐喷泉。

带小女儿去东湖公园。小女儿在湖边的草地上捉蝴蝶,她说她好爱好爱这片湖,能不能把她的金鱼养在湖里。那样的话,金鱼是她的,湖也是她的。

带小女儿去吃虾锅。满手油满嘴油的她说,她好爱好爱在这里吃虾。

带小女儿回离城十里之外的姥姥家。她窝在姥姥的怀里,搂着姥姥的脖子说,她好爱好爱姥姥家。

小女儿泛滥的爱,我深以为然,因为,我也好爱好爱这个城市。

3

我住的地方,距离单位骑车需要三十分钟。每天早上,我都会骑车过北海大道,走沁园路,一路向南到单位。日日穿行在沁园路上,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从枝条冒出嫩黄的绿芽,到小绒球球噗噗落下,从树叶纷纷飘落,到白雪簌簌压枝。我熟悉这条路上的每一个路口,熟悉这条路什么时候拥堵,什么时候车流稀少。每当国庆和春节,这条路上就会挂上红红的国旗和灯笼。大红的颜色,为城市增添了无数旖旎,为夜色增添了无数绚烂。

我在这个城市出生,在这个城市成长,在这个城市结交挚友,在这个城市恋爱成家。当我和先生一人牵一个孩子,踩着路灯下的影子散步时,忽然感慨:岁月静好,吾心安宁。

记得上次出差,刚坐上火车,收到一条微信:妞子,周五晚,两千家小吃街,不见不散。我急忙回过去:我出差,周五不行。好友回了个抓狂的表情符号,之后是一段话:等你回来。合上手机,我心微暖。

刚放下手机,母亲打来电话,说她和父亲来城里,给我带了白菜、南瓜,自己蒸的菜馍馍,都放在配套房里,嘱咐我回家的时候别忘了拿上楼。挂了电话,我心温暖。

到目的地,先生的信息发过来:算着时间,该到了,路上顺利吧,家里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孩子们。眼眸微润,我心愈暖。

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还没有远离,就已经想念那座城了。那座城虽然发展速度算不上快,但是从来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某个人,能够与所爱的人在一起,连光阴都是美的。即便粗茶淡饭,修篱种田,只要有你陪伴就好。

要我说,这样的爱,狭隘了。

爱上一座城,不是因为某个人,而是一群人。亲人,友人,家人。还有那些素不相识却对你绽放出灿烂笑颜的人,大街上操持扫帚扫地的人,站在高架车上挂红灯笼和国旗的人,绿化带里修剪花枝的人,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的人。还有路口卖不翻的阿姨,卖水果的大爷。每一个人,每一张面孔都组成了这个城市,让这个城市越发生动,越发灵动。

爱上一座城,爱上这座城里的人,爱上这座城的一切,哪怕一片落叶,一朵花瓣,一缕霞光,哪怕是夜色下渐渐归寂的安宁。

小城安好,吾家所在,吾心安处。

2019-12-13 1 1 济源日报 c_41809.html 1 吾心,吾家,吾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