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全面落实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等改革主要措施。要始终坚持党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领导,进一步强化和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健全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要建立健全支撑保障体系,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
会议指出,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是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树立正确评价导向、优化科研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改革中要尊重科研规律,注重顶层设计,简化优化流程,精简各类报表,形成长效机制,切实为科研人员和机构松绑减负。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入手,找准突破口,增强针对性,提高改革的含金量和实效性。要坚持客观公正,分门别类依据不同特点设置不同评价标准,发挥好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进一步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会议强调,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营造良好科研环境、保障科研工作者切身利益、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要系统推进、突出重点,在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等方面加快改革创新,构建符合科研规律、适应科技事业发展的科研诚信体系。要坚守底线、终身追责,采取教育引导、合同约定、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营造坚守底线、严格自律的制度环境,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要加强统筹、落实责任,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沟通联动,着力营造诚实守信、追求真理、崇尚创新、鼓励探索、勇攀高峰的良好科研氛围。
会议强调,临近年末,要认真对账盘点,进一步查漏补缺,确保2019年各项改革工作圆满收官。同时要认真筹备年度改革考评工作,及早行动谋划好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注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对标对表,紧密结合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实际,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抓手,全面落实中央、省委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要围绕增强改革的高度、深度、温度,精准谋划实施一批发展急需、群众期盼、带动力强的改革措施,做到出台方案、健全机制、推动落实联动一体,确保改革更加精准、更加有效。要聚焦中央、省委没有具体要求而经济社会发展、基层实践中急需破解和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难点问题,加强政策研究、积极探索创新、放手大胆改革,努力形成好的经验做法,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具有含金量的“济源模式”“济源经验”,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