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品鉴

借老绣片,说老故事

文/图 烟丝

金玉满堂老绣片

收藏古玩有两乐:在遍地物品中捡一宝贝为一乐,解读宝贝后面难以窥到的信息为一乐。

上周去侯马淘宝,经过市场边一个地摊时,被一个东西牵住了脚步。停下来一看,原来满地仿品中扔着一块老大的绣片。虽然有“不在新品成堆的老板手里买东西”的经验之谈,但脏乎乎的绣片上那几条呼之欲出的锦鲤实在太有诱惑力。老板要价小高,这绣片的新老一时难断,要么就放弃吧!离开了一箭之地,有股力量又牵我折回把它买了下来。

回家后摊开来看,只见这个长一米多的长方形绣片上,水草、波纹和溅起的水珠都绣得生动活泼,中间有八条锦鲤在水草中回旋游戏,还有一条锦鲤从水中一跃而出,在闪光的蓝色丝绸衬托下如有生命一般。这种鱼行藻中的图案,人称金玉满堂。

绣片脏得又硬又黏,小心翼翼地洗了几回水才不那么混。晾干后看,真丝底料、一针一线都是纯手工缝制,这样的艺术品是用不着做旧的。清洗后的绣品果然有了损伤,尤其是锦鲤头尾原本蓬松的丝线有些瘦瘪下来,有伤鱼的神采。趴着一边细看,一边对照四大名绣的绣品和针法对比,发现这些锦鲤头和尾部那种长针直拉的绣法在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中都没有。上网搜了半夜,这种粗犷的长针绣法产生的灵动气韵,只在一块山西老绣片上有两处体现。

晋绣大多以质朴和活泼的民俗气息见长,这么雅致且大块头的绣片少之又少。以前一直把绣片归类为民俗中的艺术品,很少入手,也无法从专业方面解读出更多的内容,倒是上面的金玉满堂图案,勾起了心底的老故事。

金玉满堂多指家资丰饶。李白在《悲歌行》中说:“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长短句如在耳边高唱,李白把老子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中富贵与我如浮云的气概直唱到人心的深处。

今人看金玉,多看财气。但古人更爱金玉的质纯性洁,并喜欢以此比喻那些才高性洁的人。“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是后人引用最多的对东晋驸马刘惔的评价。他是魏晋八君子之一,为人恬淡率真,为政清静寡欲,学问高深,不看重官位。《世说新语》说:“王长史谓林公:‘真长(刘惔)可谓金玉满堂。’”

后世能和刘惔比肩的,要数我们济源的一位历史人物了。

“胸无城府”这个成语就是来自北宋时期的傅尧俞。几年前写有关龙潭寺的文章时,曾被他迷倒过。龙潭寺边的草堂就因为是他的茅舍而留名千古的。这里简单说几件关于他的小事。傅尧俞很受宋哲宗器重,但他从不邀宠。他对哲宗说:“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假如让我举荐正直,处置奸佞,我虽才疏学浅,但怎敢不尽心尽力而为?如果让我窥探别人隐私,吹毛求疵,实在不是我的志向。”王安石推行新法,本想请傅尧俞助他一臂之力,傅尧俞却说:“推行新法,世人都认为不妥当。如果我在谏院任职,定当极力陈述我的意见。”王安石听后很恼怒,把他一贬再贬,最后贬到黎阳县草料场管理仓库。郡太守顾及他曾是朝中重臣,要找其他小吏代他处理草料场的事务,傅尧俞说:“担任什么样的官职,就要尽什么样的责任,怎能荒废职责呢?”他每天都去仓库处理公务,十年间不论酷暑严寒从不间断。傅尧俞去世,太后亲自临丧痛哭,对大臣们说:“傅侍郎清直一节,始终如一,真是一位金玉君子,正准备让他任丞相,托以重任,孰料他遽尔便谢世了。”

后来,许多文人喜欢以金鱼为纹饰的器物,“金玉满堂”图案流行开来。后世人多看重金玉作为物质的贵重,而更打动人的,却是那些金玉君子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

2019-12-06 文/图 烟丝 1 1 济源日报 c_41511.html 1 借老绣片,说老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