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很平凡,但是很重要。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近日,赵长海接受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说。
今年59岁的赵长海是大峪镇陡沟村党支部书记。1982年11月,他退伍后回到家乡。怀着赤子之心,他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多次荣获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从普通的退役军人成长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赵长海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告诉记者,3个“第一”让他记忆犹新。
让陡沟村成为全镇第一个用上电的村庄。赵长海说,1988年以前,大峪镇的村庄都没有通电,群众生活十分不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承诺要将光明送到每个家庭。1988年,他向一个轮胎厂争取了十几吨铝线,回来后加工裁剪,再将铝线送到每家每户。从此,陡沟村告别黑暗,迎来光明。
让陡沟村成为全镇第一个用上自来水的村庄。1995年,在村民生活用水改造方面,赵长海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补助,多方筹资30余万元,使陡沟村村民率先在全镇用上了自来水。
让陡沟村成为全镇第一个实施迁户并村的村庄。在2007年至2009年的迁户并村改造工程中,赵长海多方筹资300万元,完成全村9个居民组的迁户并村工作,使原来散居的169户村民搬进了新居,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赵长海为民踏踏实实办事情,群众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05年,换届选举时,赵长海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14年。其间,他带领村干部一起谋发展,多方筹资100余万元,使全村9个居民组的道路得以硬化,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他目光如炬,思想灵活。”陡沟村村委会主任吕振法介绍,近几年,赵长海把带领群众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该村抓住大峪镇建立工业园区的契机,盘活闲置荒山坡地,流转土地,给村民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增加村集体产权收益,实现村民收入跨越式发展。
“部队生活磨炼了我,培养了我敢打敢拼、吃苦耐劳的品质。将来我退休了,仍旧会为群众服务。”赵长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