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绿染城乡宜栖居

本报记者 张佩佩

浓荫蔽日的沿河绿化带(本报资料照片)

编者按:

立秋已至,暑气未消。生活在济源的人们,拥绿海、赏“靓”夜、乐健身、享文化,体验美好的诗意生活。本报即日起推出“悦享济源 诗意生活”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感受愚公故里特有的生态之美、活力之美、文化之美。

公园密布、绿网交织,山水环绕、绿地映城……

8月3日,穿行在济源城乡,绿色美景不时映入眼帘——

道路两旁,树木枝繁叶茂,如伞如盖,阴凉遍地;街头空地,花草色彩斑斓,充满生机,令人沉醉;公园游园,吹拉弹唱集聚,乐声悠扬,舞姿翩跹。

置身其中,犹如一幅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丽画卷,满眼风景,处处惊喜。

轵城镇西轵城村村民李纪云,每天清晨都会到古轵公园晨练,尽享美景,愉悦身心,很是惬意。她感慨地说:“这几年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每天都能享受这样的诗意生活。”

园园相连,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晨曦初露抑或夜幕降临,市民们或迈着悠闲的脚步,欣赏生态美景;或徜徉在林荫小道,领略湖城一体壮丽图景;或轻歌曼舞,健身强体……在蟒河公园,休闲时光随时随地开启。

眼前的美景和强烈的幸福感,离不开我市创建园林城市付出的诸多努力。随着古轵公园、蟒河公园、济源植物园、济源牡丹园等“四园”同建工程的实施,我市城市东、南、西、北各新增一个大型公园,不仅各具特色,而且令人耳目一新。同时,我市还在蟒河、湨河、苇泉河等9条城市河道沿线建设公园绿地148.8公顷,城市河道绿化普及率达到80.6%。

在新建道路交叉口规划建园、原有道路交叉口腾地造园、空闲地插绿成园,成为我市增绿、添绿的又一举措。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王晓秋介绍,我市已建成文昌园、愚公园、北海游园、铁道园、园丁园、环保园、银杏园等20余个中型游园、60余个社区游园。城市公园绿地总数量101个,面积392.89公顷。其中,综合公园3个,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达到0.098。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06%,实现了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添绿成荫,实现“抬眼不见天,两侧不见楼”

一木不成林,百花方为春。驱车行驶在我市的城乡道路,看到的是常绿树种与鲜艳花卉相互映衬。

市民张敏每天骑车上下班,路经济源大道、黄河大道、文昌路。提及我市道路绿化,她深有感触地说:“之前每次出门都穿防晒衣,戴遮阳帽、口罩等,热得头晕。现在好了,行道树像大伞一样,骑行在树荫下,也不觉得热,偶有凉风吹来,还很清爽。”

张敏的话道出了很多骑行族的心声。近年,我市采取新建道路建成林荫路、原有道路补植行道树、分车带补植乔木树、道路两侧建设林带等措施,进行“林荫化”改造,实现城市主要道路“抬眼不见天,两侧不见楼”。

记者沿着黄河大道一路前行,看到不少市民在慢跑、散步,尽情享受着一地新绿。一个个街头绿地,就像一块块绿色地毯,铺展开来,织就了一张“绿网”。王晓秋告诉记者,我市精心实施黄河大道两侧绿带提升工程,营造了整体大气恢弘、细节精致婉约、勾折连绵、动静宜人的园林空间,力求将主干道打造成“活的”绿化景观带。目前,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达到85.7%,林荫路推广率达到87.99%,林荫停车场推广率达到69.16%。

均衡布绿,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庭院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静听鸟语,雅闻花香,于一方庭院幸福栖居,赏花烹茶,会友畅聊。美丽庭院,不只是栖息之所,更是幸福生活的源泉。

走进克井镇原昌村村民张正芬家,不大的小院干净整洁,绿意浓浓。一串串葡萄悬挂在藤蔓上,鲜红的小石榴更是诱人,碧绿的爬墙虎生机盎然,高大的桂花树、苹果树长势喜人,各种盆栽睡莲、绿萝、吊兰、文竹等应有尽有。舒适温馨的家庭环境,彰显着女主人热爱生活、钟情花草的情调。“家里环境好了,每逢周末孩子们都回来聚一聚,一家人叙叙家常事,聊聊心里话,品品农家菜,其乐融融。”张正芬一边侍弄花草一边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同样的美景在下冶镇大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道玲家,也以不同形式呈现。院子北侧种植的甜瓜、黄瓜、辣椒、豆角等各种果蔬,秧苗青翠,硕果累累,不仅为小院带来了勃勃生机,还丰富了庭院主人的餐桌。“之前这里是荒草遍地,后来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开展了户容户貌提升工程,我们家一下子美起来了。”谈话中,刘道玲的脸上满是幸福。

城乡绿化一体化,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群众乐享诗意栖居的美丽家园。

2019-08-12 本报记者 张佩佩 1 1 济源日报 c_34481.html 1 绿染城乡宜栖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