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运动

足球与海:福建霞浦“长风少年”背后

据新华社福州7月30日电 阳光,海浪,足球,孩子们的笑声。在福建霞浦,有一个“百元球场”,一位“另类”教练。他的背后,是一群面朝大海、迎风踢球的孩子。他们的背后,足球与海的故事已延续上百年。

百元球场:一位“另类”教练

下午4点,福建霞浦县下浒镇,33岁的陈龙强带着孩子们开始“建”球场。他用树枝在沙滩上画出球场,然后取出6根白色塑料管和4个接头,跟孩子们一起组装两个球门。这些物件花了他100元。因此,这个海边球场被称为“百元球场”。

一声哨响,身高1.58米、体重55公斤的陈龙强和孩子们冲入刚建成的海边球场,传球、过人、射门。咸咸的海风中,欢笑声应和着海浪声,黝黑的皮肤和鲜艳的球衣在阳光下跃动。

陈龙强享受在海边踢球的感觉。小学三年级时,他用胶带把泡沫绑起来当球,用石头和木头垒起来做球门。一次,球被风吹到海里,他和伙伴划着泡沫入海捡球,不知不觉离岸几百米,等了1个多小时才被出海的亲戚“捡”回来。

初中毕业后,陈龙强到父亲的大理石店上班,从此远离了足球。2015年,大理石生意不佳,得闲的陈龙强见孩子们在海边踢球,忍不住加入其中。

多年前对足球的热情被点燃后,陈龙强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踢球。第二年年底,陈龙强组建了一支足球队,起名“长风”。“我希望起个和海有关的名字。我喜欢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说。

球队大概有10人,其中最小的7岁,最大的17岁。孩子们叫陈龙强“龙哥”。天气晴好时,他们就在海边踢球;下雨了,他们就转战到下浒镇外浒村明代古城堡的庙里踢球。除了台风天,陈龙强和“长风”少年每天都踢球,一踢就是几个小时。

周围人很费解:“怎么一个大人整天和小孩子踢球踢到那么晚?”父亲怪他不务正业,担心他每天踢完球骑电动三轮车送孩子们回家不安全。妻子认为他瞎折腾,一度要闹离婚。

2017年女儿出生后,陈龙强生活压力陡增,犹豫着要不要停止踢球。但孩子们一叫“龙哥”,他又奔向球队。“没办法,就是喜欢。”他说。

去年,陈龙强通过考试取得足球E级和D级教练证。今年8月下旬,他将到霞浦县第四小学教孩子们踢球。虽然工资不多,但他很高兴。他说:“全职做足球教练是我的梦想。”

面朝大海:一群爱踢球的孩子

“长风足球队”里的孩子都喜欢在海边踢球。孩子们说,吹着海风,光着脚丫在沙滩上踢球,特别自在,摔倒了也不疼。

闽东霞浦,拥有480公里的绵长海岸线和近700平方公里的浅海滩涂,是福建海岸线最长、浅海滩涂最广的县。霞浦和足球结缘始自1895年英国传教士的到来,至今已逾百年。

全县有80支中小学校级足球队,约1400名球员,经常参加校园足球活动的中小学生人数有4万多人,占学生总数的80%以上。

踢球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也给他们提供了不一样的人生选择。几年来,“长风”的不少队员逐渐成为各自学校的校队主力。比如,2018年陈孝鸿所在的校队,获得了福建校园青少年锦标赛亚军。

生于2005年的陈孝鸿,从小学4年级开始跟着邻居哥哥练球,后来加入“长风”。因为球踢得好,原本在乡镇小学就读的陈孝鸿被“特招”进县里的小学。现在,省里有球队向他抛来橄榄枝。他很感谢陈龙强。“龙哥教我怎么过人、传球,每天给我一个小目标。他成了我踢球的一种动力。”他说。

陈孝鸿觉得龙哥更像朋友,而非偶像。“龙哥球技不错,但人不够帅。”他说,“我的偶像是法国球星格列兹曼。”

少年们说:“现在我们踢球,龙哥不一定守得住,可能是龙哥变老了。”龙哥说:“不是我变老了,是你们变强了。”

陈龙强知道,孩子们终究会走出海边的村庄,走向更远的世界。陈龙强希望,多年后孩子们依然记得他,记得回来和他踢一场球……

2019-07-31 1 1 济源日报 c_33852.html 1 足球与海:福建霞浦“长风少年”背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