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任务,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持续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和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探索开展林业经营收益和公益林补偿收益市场化质押担保贷款,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持续受益。
【落地有声】
我市规范提升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录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实现系统化管理;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级赋码工作,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探索开展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工作,盘活集体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在积极有效拓展林农融资新渠道方面,市林业局有关人员表示,将努力探索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担保贷款,计划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并结合我市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实际情况,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公益林补偿收益市场化质押担保贷款政策,积极盘活林业资源,确保林业资产保值增值、农民持续受益,形成生态保护、农村振兴、林业事业发展的多赢局面。
培育主体,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内涵
【探索实践】
当下正是桃子成熟的时节,济源嘉源桃业合作社的桃子供不应求。立足自身优势,济源嘉源桃业合作社不断拉伸产业链,扩大经营范围。目前,该合作社主要经营八大类20多个品种的水果,确保园区从5月底至10月初均有精品鲜果供采摘,形成了集精品水果引种试验、生产示范、产教结合、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与推广的科技型示范园。
乡村振兴的实现,要有一个载体来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生产活动上的统一。这就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我市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从基础设施建设、财税支持、金融服务、农业保险、产销对接、人才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骨干、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多种生产经营方式共存的农业经营格局。
目前,我市积极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45个。其已经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有生力量。
【全会精神】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全面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加快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落地有声】
市农经站负责人说,下一步要以新理念引领新主体,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抓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示范样板,总结提升富康新、新大地农机等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在全市推广。二是提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化发展水平。空壳排查,开展农民合作社空壳社专项排查清理,推动合作社健康发展;培训提升,开展培训、考察、学习等,不断提升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质量;示范创建,开展市级示范社(家庭农场)认定工作,积极开展省级示范社(家庭农场)、国家级示范社推荐工作;示范监测,对示范社(家庭农场)开展动态监测;项目扶持,用好国家农业发展资金,促进示范社(家庭农场)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