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副刊

乡愁是精神的顽疾

◆姚永刚

圆锥玻璃底座的圆柱玻璃瓶里,装着少量的煤油;鼓着肚子、伸长脖子的玻璃灯罩,罩着可更换的灯头;转动灯头一侧的圆铁环,就可以调节灯捻的长短粗细,从而控制灯光的亮暗程度。王屋镇麻院村乡愁馆里的这个美孚灯,让我一看见就想起那年那月的初中生活。

20世纪80年代中期,豫东平原乡下的一所中学里,实行晚自习的教学模式。那时,电力供应没有保障,几乎每晚都要停电,短的十分八分,长则数个小时。为了不影响学习,每个学生都备有照明工具。蜡烛不经用,一根蜡烛只能点燃一堂课的时间;煤油灯既经济又实惠,于是就派上了用场。大多数学生的煤油灯是自制的——一个小小的墨水瓶,在塑料盖子上钻个小孔,搓一根细细的棉花条,穿进孔里,悬到装着半瓶煤油的墨水瓶里做灯捻。遇到停电,点燃灯捻,临时照明。自制煤油灯光晕小,而且容易冒黑烟。停电时,偌大的教室里总飘着一股难闻的燃油味,混合着缭绕不绝的黑烟,十分呛人。一个晚上三节课下来,鼻孔里黑乎乎的。家境好的学生,就愿意买这种带有玻璃灯罩的美孚灯——既美观又亮堂,而且不冒黑烟。盖着玻璃灯罩的美孚灯,点亮了学子的梦想,照亮了家庭的未来。

那时的环境里,美孚灯是友谊的试金石。关系融洽的同性同桌,会共用一盏明亮的美孚灯。倘若遇到有人用书在课桌上划出的“三八线”附近做隔离墙,把头窝在墙里尽量独享亮光,甚至不时提醒用煤油灯或蜡烛的同桌不能越界,那么这个同桌关系绝对好不到哪里去。如果哪个同学和同桌的他或她共用一盏美孚灯,就会被看作有了某种朦胧的异动。这种微妙的同窗关系,后来演绎出许多颇有意味的故事。而从师范毕业不久的年轻老师,也会通过那盏美孚灯窥探出许多让人费解的少年心思。

现在想来,这种有点幼稚甚至滑稽的狭隘之举,让人心里五味杂陈。然而,在计划经济的那个年代,在物质匮乏的那个乡村中学,当时的情况确实如此。那时,大家都很单纯,悲喜心情时刻挂在脸上,依附在言谈举止间,不像现在的少年老成,深藏城府,或苦或乐,让人不知真假。正是那些或甜蜜或苦涩的经历,拉长了短暂的少年时光,让日后的校园回忆不再单薄不再乏味,青春往事也不再是一条直线,总会像正常的心电图一样起起伏伏,让人心潮澎湃。

一个个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黑木立体百宝箱,保存着一个个家族的美丽故事或良好憧憬;那个站在大小粮斗旁边的四方大条盘,托出了多少道大菜硬菜,托起了多少桌大大小小的露天宴席和喜乐希冀;荆编的暖壶壳,20世纪80年代的“金狮”收音机,悬挂的马灯,珠算盘,公斤杆秤,营造出一个生产队秋夜盘货的场景;两个手电筒旁的那三个大海碗,主人许是农业学大寨时,舞动红绸大铜钗的壮汉吧。铡草刀、剃头刀、推剪,碌磙、辘轳井、木耧,黄焖肉、枣花馍、酥炉馍、素扁食,针线筐、醋坛子、小斗篮,布满针眼的手纳鞋底、粗粗的麻绳,甚至长长的竹筷子,筑成一个家族殷实的家业。中堂前的八仙桌上,架着一个可以上下翻转的梳妆小镜;两旁的太师椅,曾接受过多少新人婚俗俚语的跪拜。

——麻院村特意建造的乡愁馆,提醒人们:再远游,莫忘本。

绿杨的荫蔽下,石基高台之上,灰砖灰瓦的四方坡顶老屋,一渠清水做动力,推动屋里的三层磨盘踏踏实实常年旋转,麦粒的清香里浸透着四季的耕耘和硕果累累的收获。这是一座镌刻着时代变迁和岁月印痕的水磨坊,沉淀着几代人的记忆。

枯柴灌木扭抱成低矮的墙,半包围着一座石基土墙的黑瓦房。灰白霉变的木门板上,一把铁锈大锁,锁住了一屋子的陈年往事。门外左侧,几块长条木板和两块石棉瓦,靠屋围成一个小厨房。黄泥垒砌的可移动锅头,嘴巴大张。黑色的锅台里,灰烬成堆,似乎主人刚做好饭,并未远离。青苔满院,荠菜杂生。石榴老枝的新绿叶间,偶有白色的槐花飘飘洒洒。树旁的院角落处,黄土围出一米见方的小菜园里,蒜苗正在拔节。废弃的老屋前,绿意盎然。

——下冶镇偏看村西头组,1962年建造的这个院落,如今蜜蜂反客为主,自由出入。嗡嘤呢喃,加剧了院落的孤寂与落寞。

料浆碎石砌就的立体村标,矗立在村头田边的竹丛旁。铁锨、镢头、木耧、木耙、秤杆,水缸、陶罐、石磨、灰瓦、小海螺,被镶嵌在长长的灰砖墙体上,立在通往村中的主干道旁。“鸿福家园”的高大门楼旁,杂乱的榆林间,古石泥墙木门楼,石磨石碾石水井。土墙相连的土院落间,病树前头,新木勃春。仙女河畔,麦苗青青,杨柳戏水;对岸,一树桃花在绿色的包围下与槐花争宠。那棵千年古槐,成就了一段人仙姻缘。袅袅炊烟里,男耕女织、鸡犬相闻。

——曾子和庄子曾经传道的这个大峪镇小山村,总能寻到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印记。

这些回荡在记忆里的乡村生活片段,哪个让你魂牵梦萦,哪个是你的梦中桃源?

你记忆里的乡愁,又长着什么模样?霓虹闪烁的俗世熙攘里,你会不会用它为心灵疗伤?

乡愁里,隐藏着一个人的心理密码。那牵扯不断的乡恋,如长长的风筝线,也如一盏心灯,任你怎么飘忽,任你怎么在浮生的汪洋里经受风吹浪打,总是无法逃脱它的牵绊,总会为你指引航向,为你蓄积前行的动能。想忘掉的,怎么也忘不掉;想忆起的,却总是那么模糊又清晰,若即若离,似雨敲窗,心难将息。这种让人饱受折磨的精神顽疾,有药方么?能治愈么?

莫如归去。

开始新的年轮。

2019-07-26 1 1 济源日报 c_33659.html 1 乡愁是精神的顽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