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明党员身份,强化党员意识,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7月15日,记者在下冶镇大岭村采访时,深切地感受到创新党员管理机制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大岭村党支部书记聂小春说:“创新党员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激发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热情和动力。”
“积分制”管理 激发党员新活力
“你有多少积分”“这个月扣分了吗”……3个月来,一个关于积分的话题,在大岭村党员之间引起热烈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今年5月份以来,大岭村积极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基础分为10分;村党支部委员、党员村干部,基础分为20分;年龄在60周岁以下的无职党员,基础分为30分;年龄在60周岁以上、有活动能力的无职党员,基础分为40分;无自理能力的党员基础分为50分。其中,每个项目单独细化考核内容,分别制定加分、减分标准。该村对党员日常表现按照加分、减分的计分方式进行考核,除了每个季度考核认定,年底还将积分作为党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该村还明确了2类12个加分项目及相应加分分值,加分后分值总数不设上限。
经全年累计积分,并经党支部大会认可:100分以上的可评为村级优秀党员(根据上级名额由高到低上报);60至99分可评为合格党员。获村级优秀党员的,可参加当年镇党委和市级以上各类先进的评比。60分以下的,直接视作当年警示党员,进行诫勉谈话、警示处理。
提及党员积分制,老党员李继开说:“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后,党员参加‘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村里环境卫生整治、自来水管网维修等,党员们都争着抢着干。特别是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党员多了,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坐班制”服务 开启便民新模式
走进村委会大院,记者看到前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值班党员耐心接待群众、处理村务。看着群众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去,聂积田说:“推行党员‘坐班制’以来,大到村集体发展,小到家庭矛盾纠纷,群众都来找村干部,能为群众真正办点实事,我们心里更踏实了。”
“以前找村干部办点事或者开个证明、盖个章啥的,不是到村干部家里找,就是到田间地头找。现在好了,只要你到村委会,随时都能找到人,办事方便多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聂济州说。
大岭村实施党员“坐班制”以来,按照“定人、定点、定时、定责”和“谁受理、谁处置、谁反馈”的原则,明确了“处理村内事务、提供政策咨询、全程代办服务、接待来访群众、完成上级任务”等坐班职责,要求党员在坐班期间,对群众反映的事情,能够处理的现场解决,超过权限的及时报告支村“两委”进行处理,限时给群众答复处理结果。同时,大岭村还统一建立工作日志,对当日来访接待、承办事项、办理结果、处置矛盾纠纷等进行详细记录,做到“有记录、有答复、有反馈”。
如今,村干部为群众办好事、群众找村干部好办事,在大岭村已成了常态。驻村第一书记李明军介绍,党员每周一至周日在党建服务室轮流值班,接待来访群众,记录群众诉求,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截至目前,坐班党员已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0余个,为群众代办日常事务20余次,群众满意率100%,大大提高了村级组织规范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