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大暑至 重“三防”

本报记者 牛曦阳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随着大暑节气到来,温度一天天升高。大暑期间高温、多湿的气候会影响到人体的散热,使人出现嗜睡、食欲不振、头晕失眠等症状。所以,在这酷热难耐的大暑节气,防中暑、防湿疹、防厌食刻不容缓。

防中暑

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主任刘战河介绍,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人们在烈日下劳作或者长时间待在高温、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严重时会血压下降、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中医将其称为阳暑也就是中暑。

“大暑节气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比如戴上遮阳帽、涂上防晒霜,随身携带水,人丹、风油精等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刘战河强调,如果人们突然感觉到头晕不舒服,要立刻找阴凉地儿休息,防止晕倒,严重者要及时到医院救治。

防湿疹

“夏季很多人手心和手指关节的皮肤表面会出现小米粒大小的透明水疱,或多或少,有时可融成一大片,痒感随之慢慢加剧。几天后水泡消退,然后开始蜕皮。”刘战河介绍,这是一种急性水疱型手部湿疹,又叫汗疱疹。

刘战河表示,夏季湿疹患者较多,这跟体内湿气重有很大关系。如果人们发现手部出现小水泡,要及时治疗,千万不能挑破水泡,以免造成其他皮肤的感染。“马齿苋是一种既可以食用,又可以用药的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刘战河说,将马齿苋洗净煮水喝或者外用涂抹,可以起到祛湿清热的作用。

防厌食

很多人一到夏季胃口就变差,甚至出现厌食的情况。尤其在炎热的大暑前后,将一日三餐变为一餐的大有人在。刘战河表示,厌食大多与脾胃受凉有关。夏季气温高,人们常吃冷饮,喝冰水,致使脾胃功能失常,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

“夏季食欲不好,可以用饮食来调理。阳虚体质可以吃生姜粥,能够起到驱寒暖胃的功效。阴虚体质可以吃老鸭冬瓜汤,因为它性质偏凉,具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等功效。”刘战河提醒,大暑前后的饮食要清淡,忌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切勿直接食用,应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食用,或是加热后食用。

2019-07-25 本报记者 牛曦阳 1 1 济源日报 c_33604.html 1 大暑至 重“三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