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从路
近年来,“睡眠经济”悄然兴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整体睡眠市场容量已经超过1万亿元。相关产品不但包括床具、睡眠纺织品、睡眠医疗服务和保健品,而且包括提供各式助眠音乐,以及监测、改善睡眠状况的手机应用软件等。睡眠越来越成为“奢侈品”,催生了潜力巨大的睡眠市场,也吸引了众多创业者涉足这片蓝海。
有报告显示,21.5%的国人经常失眠。在“90后”人群中,31%有晚睡习惯,60%以上觉得自己睡眠不足。“睡眠经济”的兴起,击中很多人普遍存在的健康痛点。
有需求就有市场。身处创新最前沿的商家,总能敏锐捕捉到健康消费新的增长点。从褪黑素、睡眠枕、助眠香薰这样的传统商品,到被冠以“黑科技”的安眠手环、失眠贴、睡眠喷雾、睡眠音箱等,层出不穷的产品,打开了“睡眠经济”更大的想象空间。这一过程中,“人工智能+睡眠”成为人们追求高质量睡眠的最新模式,科技引领带来了新一轮的市场扩容。伴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升,睡眠市场这片蓝海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的睡眠市场,总体上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一方面,市场上很多睡眠手环、睡眠监测枕等产品,虽然可以提供一份睡眠质量报告,但是数据背后却没有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很多助眠产品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难以根本解决失眠群体的痛点。另一方面,产品五花八门,质量却良莠不齐,大量粗制滥造甚至虚假宣传的产品充斥市场,令消费者真假难辨。此外,利用高科技研发出的助眠产品价格昂贵,也让一般消费者望而却步。需求的旺盛和有效供给的不足,可以说是睡眠市场不容忽视的现状。
推动相关产业更好解决现实痛点,需要更高品质、更好体验的产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进一步规范市场,更要靠创新铺就坚实的发展道路。面对庞大的市场蛋糕,倘若只注重数量品种,忽视质量提升,就会让消费者失望。近年来,一些企业在攻关核心技术上持续加大投入,把现代尖端科技运用到睡眠产品的创新升级上,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无疑是发展“睡眠经济”的有益探索。通过创新,让科技进步的力量唤醒“睡眠经济”的市场,才能真正造福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