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评

“三伏贴”非万能药,因人施治才是正道

□张炳剑

近日,有儿童在江西省儿童医院贴完“三伏贴”后皮肤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次事件中,被灼伤儿童总人数已增至119人。最小年龄的仅11个月,多人未满2岁,大多为3至5岁。目前,江西省儿童医院已暂停“三伏贴”治疗项目。同时,江西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组进驻医院对事件进行调查。

“三伏贴”是一种中医疗法,依据的是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民间一直都有贴“三伏贴”的传统。在一些地方,“三伏贴”甚至十分受欢迎,不少医院出现了排长队贴“三伏贴”的现象。这也说明,对于一些病症,“三伏贴”还是有一定的疗效的。

正因如此,一些医院为了吸引患者,也可能存在夸大宣传的行为。比如,江西省儿童医院就曾宣称,该院的“三伏贴”能够治疗数十种儿童疾病。只要稍微具备一些常识的人都应该明白,世上哪有什么包治百病的“神药”。

事实上,“冬病夏治”的“三伏贴”一直都存在着较大争议,主要是因为其疗效并没有科学数据或相关研究支撑,还停留在一种经验医学阶段。当然,“三伏贴”到底有没有副作用,需要有关专家的论证,更需要临床的试验,我们不便妄下定论。

不过,任何药物都会有副作用,“三伏贴”也不例外。只要医院或者医生事先告知,那么后期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就属于正常情况。具体到这件事上,此次,部分接受这家医院“三伏贴”治疗的儿童出现了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到底是正常反应,还是药品问题,具体原因还有待调查清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初步判断,这些儿童出现的症状,不像是正常的副作用,而很可能是由于某种物质导致的过敏反应。从描述的情况看,出现症状的皮肤,都是与“三伏贴”有接触的地方,且症状都蛮严重。

数百名儿童同时出现类似的症状,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三伏贴”在某些方面可能出了问题。很有可能是,构成“三伏贴”的处方成分中含有某类致敏原,不同体质的人,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也就是说,这种“三伏贴”适合A但不一定就适合B。如果不加以区别,都用一种“三伏贴”,就容易出现类似的情况。

不过,这件事给我们提了个醒,在“三伏贴”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比如,不分体质,不分病症,一概使用同一种“三伏贴”,这种做法显然并不科学,应该加以改变。而医院也应该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改进制作工艺,提高“三伏贴”的质量。

另外,作为普通民众,一方面不能病急乱投医,不分自己的体质,也不管自己的具体病症,就盲目跟着贴同一种“三伏贴”。且不说这种盲目治疗到底能起多大作用,由此耽搁了病情反而得不偿失。另一方面,我们对一种药物也要有“容错率”,不能出现问题了就一棍子打死,彻底否定了它的功效。不走向极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客观看待“三伏贴”的作用,才是对待“三伏贴”和该事件的正确态度。

2019-07-24 1 1 济源日报 c_33490.html 1 “三伏贴”非万能药,因人施治才是正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