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公开,让政务更阳光

本报记者 郑海波

日前,河南省政府办公厅通报了2018年度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工作第三方评估结果,我市分别以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荣列“优秀单位”。成绩的取得,可喜可贺。

政务公开是建设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当政府职能转变成为大势所趋,深化“放管服”改革成为必选动作,唯有加快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让群众与政府深入互动、享受更贴心服务。

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日臻成熟。群众有需求,技术能保障,政务公开的关键聚焦在如何公开、如何深度公开上。

2017年5月,我市被确定为国家“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单位”。围绕就业创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养老服务、户籍管理、医疗卫生、涉农补贴、城市综合执法等重点领域,我市深入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初步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一体的“零距离”政务公开新模式。

完善目录 让政务公开有章可循

正如一本书要有目录一样,政务公开同样需要一个目录。这个目录不仅能让政务公开工作更加规范,也让群众查阅信息变得更加轻松。

7月8日,市发改委综合科科长许延昆需要一份全市1至5月经济运行数据以作参考。在济源市人民政府网站,他打开“政务公开”栏,找到“市统计局”,点开“统计月报”,全市2019年1至5月统计月报赫然在目。与以往电话沟通相比,网站公开的数据用来更直接、也更准确。

今年2月27日,市政府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政务主动公开基本目录”。这份长达21页的目录,包括24个一级目录、近80个二级目录、100多个三级目录,几乎涵盖了政府工作的方方方面。和市政府办一起发布目录的,还有财政、环保、住建、交通、民政等部门。截至今年5月,市政府各组成部门均发布了本单位的公开目录,并依照目录严格实施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目录的完善和发布,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以往,市政府的会议纪要、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规划部门的红线范围等较“抢手”的信息,现在都能在网上查到,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在政务公开中,市政府主要抓住“重大项目建设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三大重点领域,依目录进行全面公开。其中,“项目批准”“土地征收”“招标采购”“社保救助”“补贴发放”等与群众和企业密切相关项目的公开,受到社会普遍欢迎。

为确保公开更加及时、全面,我市以制度为保障,定期召开交流会,让各单位互相学习经验、扬长补短,同时实施第三方评估,加强督查考核,不断扩大公开覆盖面,深化公开程度,全面提升了公开实效。

主动公开 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建设法治政府,主动公开是前提。主动、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更是检验政府职能转变成效的重要标志。

在政务公开中,我市强化“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以公开接受监督,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强公信。

有心的市民可能会发现,如今,市区道路、住宅小区、中心城区公园游园命名、更名,重点民生实事确定等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社会关注度高的事项,均提前在《济源日报》、济源电视台、网站、“两微一端”等各类媒体上进行预公告,公开征集意见。曾经的“政府决定”已变成“人人参与”。

世纪广场提升改造项目是去年以来我市实施的重要城市建设提质工程之一。为确保项目实施更符合群众意愿,住建部门主动公开项目方案,收到群众反馈意见300余条,对功能完善、绿化更新、灯光提升、简洁简化等4个方面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

政务公开,尊重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为群众获取信息打通了“高速路”,为监督权力安装了“摄像头”。

今年2月25日召开的市十四届政府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列席外,市文化产业协会会长张玉玺、市人民法院陪审员李保中、市爱心艺术团负责人牛国军、承留村村委委员孔超超、济源杭氧国泰气体有限公司职工李路线等5名市民代表也应邀列席。此外,涉及重大决策的规委会、土委会等政务会议,也会邀请相关利益群体代表列席。为了让政府决策更公开透明,我市出台《济源市政府重大会议预公开制度》《济源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预公开制度》,(下转第二版)

2019-07-22 本报记者 郑海波 1 1 济源日报 c_33375.html 1 公开,让政务更阳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