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

构建多元课程 提升办学品质

——北海路小学教育集团多元课程教学纪实

研学实践走进阳台宫

《教育时报》记者团采访多元化的课程

校园“十佳美少年”颁奖盛典

学校运动会田径赛场展风采

每学期一次的校园写字水平考级

绿荫场上足球小将个个生龙活虎,用拼搏和毅力演绎追风的快乐;少年宫内琴瑟和鸣,乐曲悠扬,孩子们用灵巧的双手拨动美妙的琴弦;习字课上,孩子们埋头练字,沉醉在翰墨书香的氛围中……多元的课程,丰富的活动,科学的管理,在北海路小学,学生们不仅接受了如沐春风的教育,还收获了成长的快乐。

济源市北海路小学是由市委、市政府投资扩建的一所六轨制小学,201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9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品质快速提升。“国家级书法实验学校”“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河南省书法教育先进集体”“河南省一校一品特色校”“河南省英语分级阅读实验学校”“新疆特岗教师实习基地”“河南省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实验基地”等重量级荣誉接踵而至,彰显着学校迅速崛起之路。

北海路小学教育集团以“诚实做人,厚实为学,踏实行事,为人生幸福积蓄力量”为核心理念,以“体魄健、品行端,会生活、乐学习,懂审美、善合作”为学生培养目标,把课程建设作为提升办学品质的有效载体,构建了结构合理、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上,不仅夯实了知识技能基础,而且养成了良好的思维方式,提升了实践能力。拓展课程是学生张扬个性的窗口、快乐成长的舞台,包含生活系列、学科系列和社团系列课程。丰富多彩的拓展课程,让每个学生的天性都得以尽情释放。

文/本报记者 郭跃军 通讯员 刘轵娟 图/翟洁灵

写字课程:培养每位学生的耐心和恒心

7月15日,孩子刚从北海路小学毕业的家长反映,从这里走出的孩子,不光习得一手好字,更获得了细心、耐心与恒心。

课程是推进学校特色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写字课程,不仅能让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北海路小学狠抓写字教育,通过练习书法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学校书法教育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教育品牌。

北海路小学对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具体到了一本本生动实用的校本教材和一套完整的书写教学体系。2015年暑期,学校10余名骨干教师着手编写校本教材,写字课程从目标理念到教材修订、从课堂实施到课程评价,实现了质的飞跃,也为其他系列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样板。

学校制定了明晰的《我要写好字》课程目标,分设了6个年级分目标,涉及习惯、双姿、技巧、情感等多个阶段。学校自主编写的写字教材也几经修订,整套教材横跨6个年级共12册。这套写字校本教材编排有拼音、基本笔画、阿拉伯数字的练习切入等循序渐进的练字内容,有坐姿、握笔姿势的图解说明等良好写字习惯养成的内容,有书法学习的基本技巧如读帖、临帖、背帖的方法,还有激发兴趣的书法小故事、名家作品欣赏、学生优秀作品欣赏等。整套教材脉络清晰,一眼便可窥见书写教学体系的完备和成熟。

写字课程评价方式也多种多样。学校创造性地创立了“三段七级”的校园写字水平考级体系。班级内各具特色的写字明星周评选平台、每月一次写字月评价,学校每学期一次校园写字水平考级活动……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们练习写字的热情。

“开展写字教育,北海路小学的宗旨不是要学生人人都成为书法家,而是要让学生人人都能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字,并在练字中培养细心、耐心和恒心,让学生在练字中磨炼意志、体会人生。”北海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郭娜说。

健体魄课程: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好身体

“体魄健”作为北海路小学学生培养目标的首项内容,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北海路小学健体魄课程以“体质健康、体能充沛、乐于锻炼、意志坚强”为课程目标,以基础体育课、《我能玩转球》拓展课、阳光大课间、春季运动会和长跑达标赛为课程内容。在《我能玩转球》拓展课程设置上,一至三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四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篮球课,并且每学期都会举行常态化校园篮球赛、足球赛。学生乐于锻炼、善于合作、积极敢拼的体育精神在校园蔚然成风。

前不久的一个下午,尽管天气炎热,但一些学生仍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练习足球和篮球运动项目。学生们在球场上挥汗如雨,你拼我抢,暑假中仍不忘享受运动的快乐。

在北海路小学的《三年级的体育课程纲要》上,记者看到了三年级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变速走、负重走、往返跑、快速跑、耐久跑共7个课时,发展双足跳能力的游戏、翻花跳绳共2个课时,原地投掷沙包、原地投掷垒球共5个课时,仿生、翻滚、跪跳起、仰卧推起成桥共6个课时……15项体育教学内容、30多个课时的体育活动让人大开眼界,也让记者感受到了学校在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用心和细心。

北海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郭娜说:“之所以把‘体魄健’放在我校学生培养目标的首位,就是要让孩子们通过健体魄课程养成乐于锻炼的习惯,培养他们竞争超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学校每年的运动会是一项重要的体育盛事,涉及60余项比赛项目。运动会上,创意无限的开幕式、丰富有趣的比赛项目、精彩感人的竞技瞬间、无私奉献的志愿团队等,都为健体魄课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亲子趣味赛也是北海路小学运动会的一大亮点,有亲子跳绳、亲子袋鼠跳、亲子足球、亲子两人三足等项目,每届均有近500余组家庭参与。“我最喜欢亲子趣味赛,每次开运动会,我们家都会提前练习。”北海路小学六(3)班学生蔡依宸的家长说。

长跑达标赛是北海路小学最具仪式感的课程之一。每年元旦前夕,学校的“跑赢新年”活动周都会如期举行,包括班级达标跑、年级拔河AB对抗赛、迎新接力师生跑三大赛事。

德育课程:为每位学生铺垫幸福成长的人格基石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北海路小学编写了生活类校本课程教材,开设了“学安全”“会感恩”“守规则”和“当主人”等德育课程,通过优化组合,实现了德育教育内容的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德育课程主要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周清理课、品德课来实施。一个个主题鲜明、梯度目标明确的德育教育内容,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逐步提高。

学校还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如清明节祭奠、端午节诵读、国庆节合唱等等。通过一个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们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陶冶了情操。

构建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学校完善“美少年”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学生的礼仪、学习、劳动、卫生、纪律等日常行为规范,分解到“体魄健、品行端、会生活、乐学习、善合作”五项星级考核项目当中。评价注重全员性,教师心中有把奖惩尺,学生心中有把对错尺;评价注重过程性,坚持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实到学生成长的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评价注重及时性,每个进步都让学生感觉在成长;评价注重榜样引领,对于班级中涌现出的“美少年”,除了口头表扬、宣传栏展示,还可以优先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

小标兵、小主人、小伙伴、小帮手、小卫士……天天都有小星星,人人争当“美少年”。一种踊跃争先、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贯穿孩子们的成长。这,是北海路小学的德育课程带给学生们的满满的幸福感。

评价课程:让每位学生在鼓励中全面成长

“第二组的学生动作做得最好,节奏把握得最准,奖励一颗小星星。”前不久,北海路小学三(6)班的期中音乐评价课上,记者看到由学生和老师组成的评委团正在对表演的学生打分,根据学生的表现还制定了“节拍小达人、识谱小能手、小小歌唱家”等荣誉称号。

“我的中国心——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这是六(1)班语文朗读能力评价课,也是北海路小学期末学生语文能力检测的必测项目。全班学生4人一组进行小组朗诵,评委组6名教师从节目创意、形式、朗诵技巧、感情等方面当场评分,对组内每位学生的朗读水平给予等级评价。

学校以课程为依托,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每门课程都制定了详细的多元评价方案,注重评价的过程,全方位引导学生进步。

据了解,北海路小学每学期都会举行期中和期末两次课程评价。在每学期最后一个月的第一周,学校都会要求科任老师提交学生评价方案。教导处审核通过后实施评价。例如,音乐课程评价包括节奏、视唱、歌曲演唱三项必考内容,学生当场演唱,教师和全班学生均为评委,从仪态、表情、音乐技巧等方面考核。对自己的评价结果不满意的学生可以申请重考。

重视习惯培养,评价主体的多元是北海路小学评价课程给记者最为深刻的感受。在北海路小学的多元课程评价中,除了评价内容详细具体,在评价主体上也是多方面的。该校在“美少年”评选中,遵循个体和集体共成长,注重对学生的日常成长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对学生的点滴行为进行公正评价。每月初学生会填写“认星争优”记录卡,各班根据学校制定的学生成长目标,结合班级常规考核细则,利用得星数肯定学生的每一个细微进步。

北海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郭娜说:“在‘美少年’的评选上,学校对评委老师也做了全面的要求,保证评价过程的全程性和全方位性。同时,对评选出来的‘美少年’,学校也会发挥他们的榜样引领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向他们看齐。”

争当“美少年”成为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力载体。评价对象从“美少年”个体延伸到“最美班级”,个体成长和集体成长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美少年”评价课程系统化:每月初的认星,学生们自我分析,明确近期成长目标;每周五的周清理课上,学生们互相说成长、评不足、定努力方向;每月末的综合评价课上,学生们晒成果、比进步;每年的“十佳美少年”颁奖典礼,又是最耀眼的盛典。系统的评价课程,引领学生人人向往“美少年”,人人争当“美少年”。

2011年以来,北海路小学的每个学生都获得过不同级别的“美少年”称号。其中8100余人次获得过“班级美少年”称号,1000余人次获得过“年级美少年”称号,近200人次获得过“十佳美少年提名奖”,80人次获得过“十佳美少年”称号。争当“美少年”推进了北海路小学课程评价的多元化,更有效促进了激励文化在校园内生根。一个个小小“美少年”正逐步成长为体魄健、品行端、会生活、乐学习、善合作的阳光少年。

集团化办学:践行济源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之路

风雨几载,执著进取,菁菁校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北海路小学以多元课程为特色的办学思路清晰,办学成果显著。

北海路小学着眼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正引领着全校师生阔步前行。北海路小学依托多元课程,快速提升办学品质,辐射并带动了北海李庄小学、王屋镇王屋小学、梨林镇中心小学等多所联盟学校,相继吸引滑县、孟州等外地市教育同仁参观学习。

进入2019年,在市教育局深化集团化联盟办学、助推济源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北海路小学教育集团成立。北海路小学西校区在各级政府的关注、投入、协调与支持下,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美丽的济水之源。西校区设计为4轨24个教学班,可提供1000个小学学位。7月底,工程竣工;8月15日之前,内部设施到位;9月1日,将迎来第一批新生入校就读。届时,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校园,将为济源学子的美好未来,树起一座生机勃勃的新航标。

北海路小学西校区和校本部,采用“一个法人、一套班子、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一体化运行模式,将在市教育局支持下,面向全市选聘“有爱心、有能力、有激情”的优秀教师。这是市教育局深化集团化办学的有益探索;这是北海中心校“助推济源教育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实践。

崭新的建筑、崭新的设施、崭新的校园,成熟的理念、成熟的模式、成熟的文化……强有力的融合与碰撞,让这所与时俱进的小学,在成立之初,就拥有了一个不同凡响的起点。

朴实,未必无华;自信,源于内涵;智慧,点燃创新;快乐,积淀幸福——八个字的北海路小学教育集团校训,凝聚了一种深入浅出、厚积薄发的感悟。

北冥鲲鹏,展翅翱翔。不忘初心,海阔天空。

2019-07-18 文/本报记者 郭跃军 通讯员 刘轵娟 图/翟洁灵 ——北海路小学教育集团多元课程教学纪实 1 1 济源日报 c_33291.html 1 构建多元课程 提升办学品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