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口腔卫生与全身健康

口腔是许多微生物聚集的地方,正常菌和致病菌共同生活于此。在一定条件下,致病菌可引起口腔疾病,如龋病、牙周疾病等,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除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外,还会导致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

有些长期存在于口腔中的微生物还可导致或加剧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

牙周炎与早产。患有轻度牙周炎的孕妇,发生早产的危险比正常孕妇高3倍。患有中度、重度牙周炎的孕妇,发生早产的危险比正常孕妇则高达10倍。准妈妈应该做好自身保健,以良好的口腔卫生状态迎接健康新生命的到来。

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患有严重牙周炎,等于在口腔内有一个20cm长的慢性伤口。牙周细菌所产生的酶,有可能引起体内血栓形成,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龋病与心脏病。由于龋病的病原菌与导致心脏病的病原菌具有同源性,一些长期的口腔病灶甚至会导致心脏病的发生。因此,预防龋病、牙周病能够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失牙与老年痴呆。一个人每天吃饭,需要进行数万次的咀嚼运动,而这种运动通过三叉神经把感觉传递到大脑,好像每天都在为大脑做保健运动。失牙导致咀嚼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使咀嚼动作对大脑形成的良性刺激消失,因此,这样的老年人更易发生老年痴呆。

全身疾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些全身疾病可能在口腔中出现相应的表现。

维生素缺乏症可导致口腔粘膜组织疾病,常见的有口炎、舌炎、龈炎及局部粘膜溃疡、萎缩、糜烂等。

糖尿病患者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常常伴发各种口腔疾病,主要有牙龈颜色深红、水肿、易出血、龈缘呈肉芽组织样改变等,易发生牙周脓肿,牙可在短期内松动。可在短期内形成大量牙结石,口腔卫生较好者表现为牙周萎缩、牙颈外露、牙颈部牙本质敏感;舍身红,肿大;舌边有齿痕,有干燥灼热感,并可发生裂沟、口渴、口干。个别患者的口腔有类似烂苹果的味道,医学上称之为“酮味”。偶发剧烈牙痛,伴牙髓炎及牙髓坏死。

艾滋病的早期特征之一是可能在口腔中出现软组织损害,包括口腔念珠菌病、口腔毛状粘膜白斑、卡波西肉瘤等。如果能早期发现并确定这种损害,则对艾滋病早期诊断、处理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了维护身体健康,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口腔,定期检查,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尽可能避免疾病的危害,提高生命质量。

2019-07-18 1 1 济源日报 c_33272.html 1 口腔卫生与全身健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