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水牛线,一头连着水洪池,一头连着牛湾新村。7月,路两边栽种的柏树苍翠遒劲,其间点缀的格桑花美丽淡雅,一个写着“老兵工酒店”的特色招牌映入眼帘。
斑驳的墙体、饱经岁月洗礼的锅炉烟囱、子弹箱改造而成的隔断墙、摆放别致的老物件……这里处处是军工元素,处处散发出岁月沉淀的味道。
在这里,老兵工酒店只是那些年·小镇的一部分。今年6月,那些年·小镇二期工程完成,新增客房75间,同时配套建设了幸福大食堂、会议室、服务中心等。在这里,军工文化与田园风光相互融合,令游客驻足,再次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认可。
沿着塌七河往前走约一公里,就到了卢仝茶园。茶树青绿色的叶子被雨水冲刷后,露出清亮的光泽。环顾四周,绵延的山脉将茶园包裹,刚好形成一个小盆地。
300余亩的茶园里,茶叶采摘可以从4月初一直持续至10月中旬甚至10月底,年产量在2000斤左右,供不应求。“如何采茶、什么时间采摘最好,怎样炒茶口感好,怎样泡茶,如何品茶……”那些年·小镇综合部部长董会慧介绍,在这里,参与研学的游客可以学到关于茶的相关知识。
那些年·小镇镇长尹亚敏家住在市区,每天开车沿着水牛线来上班,路上约25分钟。“沿线处处是绿色,是美景,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尹亚敏说,每到节假日,客房都很早被预订完,孩子们在这里摸鱼、写生、练琴,游客在这里得到放松。
郑坪村村民王福全在水牛线上开了一家超市,已营业30余年。“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2004年,这条路重新进行了翻修。”随着道路越来越平坦、风景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王福全超市的生意也逐渐红火起来。
路带来了项目,增加了集体收入,老百姓的口袋也鼓了起来。“大峪镇王庄村村道修建完成后,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为旅游产业、道路施工、工程项目等提供了保障。”路的修通为王庄村汽车主题公园等农旅项目发展提供便利,省交通运输厅驻王庄村第一书记刘剑君介绍,“道路修通之前,这里月均游客只有近百人;道路修通后,这里月均游客增加到2000余人。”
近年,我市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平台,以打造特色农村路为着力点,依托穿镇、村公路建设,开展“美丽乡村路示范镇”创建工作;以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村公路与旅游发展、农村产业相融合。
此外,市农村公路管理处还根据路域情况建设路边小景、休闲驿站和文化小品,使主要道路的路容路貌得到较大提升、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创建质量再上新台阶。
“通过创建调查、梳理筛查,我们指导镇(街道)结合辖区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与自身实际,融合农村公路‘+特色产业’‘+快递’‘+休闲旅游’新模式,打造‘四好农村路’精品旅游示范路。路成为穿起休闲旅游的‘万根线’。”市农村公路管理处处长胡太平说,“这将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引领休闲旅游发展的能力,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