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济源亮出优化营商环境“国际范儿”

——探寻济源摘取“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示范市”背后的力量

本报记者 王会

“济源——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示范市!”

7月2日,北京,由《环球时报》和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发布会上,济源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北京市通州区、深圳市罗湖区等10个县(市、区),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县(市、区)。

地处豫西北、晋东南交会地带的内陆城市,缘何能成功摘取这一具有“国际范儿”的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的土壤,亦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发展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去年以来,我市把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来抓,营商环境多个领域重大改革相继“破冰”:

新开办企业只需4小时,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流水线作业,为全省最短时间;

在全省率先推出政务服务“秒批”模式;

率先启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工作;

率先在全省搭建集服务、管理于一体的“中介超市”;

解决群众办事8个方面堵点问题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可复制推广模式……

一个个率先,一个个第一,让快速、高效、便捷,成为济源营商环境的代名词。

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济源摘取“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示范市”背后的力量。

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再提速

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此,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过程中,我市持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把该管的事项管到位,把该服务的对象服务到位,为推动济源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助力开道。

找准企业和群众到政府部门来办事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打通信息孤岛,不断优化审批流程,为“最多跑一次”按下快捷键,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放管服”改革红利。

王屋镇石匣村的刘广州就是受益者之一。今年4月,他计划新建一个养猪场。市农牧局行政审批人员了解后,提前介入,对场所选址、布局规划和设施建设进行指导,确保项目一次性通过审批。在亲身感受了“放管服”改革带来的高效便利服务后,刘广州感慨地说,老百姓办事更容易、更方便了。

刘广州享受到的“放管服”改革红利,得益于我市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整合原本分散的审批服务机构和职责,再造审批流程,建立审批与监管联动、容缺办理、联合踏勘等审批运行机制,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窗通办”率达到81.8%,率先实现了省定目标。

此外,我市还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清理无谓证明事项104项,对403项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审批效率提高43.6%;实行项目审批“零跑腿”和“不见面审批”,实施“11550”工程,设定办事时限,倒逼流程优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对一般企业和不涉及安全生产的企业,只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实现“一个工作日办结”;率先在全省搭建集服务、管理于一体的“中介超市”,分3批面向全国征集入驻有资质的中介机构65家,提供中介服务事项38项。

新开办企业只需4小时

投资服务环境更加便利

新开办一家企业需要多长时间?4小时!这是济源市给出的最新答案。

“没想到能这么快办完业务,真是实现了办件‘立等可取’。”市民赵冠策去年年底注册成立了一家物资有限公司,提速后的新体验让他连连感叹,“过去,仅刻制印章环节就要1天。”

新开办企业只需4小时,这仅仅是我市在全国领先的服务措施之一。在实现企业投资便利化方面,我市还压缩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时限,其中一般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抵押登记压缩至3个工作日,查封登记、异议登记实现了即时办结,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时间全省最短;实现项目审批“零跑腿”和“不见面审批”,企业注册获得社会统一信用代码后,直接通过平台申报相关事项并上传申报材料;推行投资项目代办制,对投资建设项目提前介入、超前辅导、全程代办;建立“项目周例会”推进机制,全年召开30次项目周例会,协调解决问题171个;全方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263家企业注册为电力直接交易用户,降低全市企业用电成本6700万元。

与此同时,我市还全面实行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我市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出“税易贷”“云税贷”“税贷通”等纯信用贷款产品,全年发放贷款14.9亿元,惠及213户纳税人;开展小微企业帮扶活动,全年发放企业助保金贷款和应急周转贷款金额5.6亿元;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开展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为龙兴钛业发放4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各银行通过黄金租赁为企业融资,为豫光金铅、金利金铅、万洋冶炼等重点企业提供资金16.23亿元。

我市启动“企业服务110”系统,实现通过网络系统直接受理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目前,企业通过“企业服务110”系统共反映问题45个,已办结各类问题41个,问题办结率为91%,搭起政府与企业间高效便捷沟通的桥梁。

(下转第二版)

2019-07-05 ——探寻济源摘取“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示范市”背后的力量 1 1 济源日报 c_32644.html 1 济源亮出优化营商环境“国际范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