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教育党工委:

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品质发展

本报记者 郭跃军

济源四中将党建引领与学校管理相融合,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党员先行活动,通过“送课下乡”“党员大家访”“社区免费小课堂”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济水一中践行“三引领两融合”党建活动,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落实“综合素质评价”考评机制;济源六中构建党建带“三建”品牌,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强化对工建、团建、妇建的带动作用……

培育党建品牌,引领教育发展。中共济源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即教育党工委)成立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健全组织、夯实阵地、强基提质、树立品牌,深入开展“党建质量年”和“支部建设年”等活动,以高质量学校党建引领教育高品质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健全组织,构建完备党建责任制体系

抓牢“党建引领”核心点,优化党建工作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党工委提高政治站位,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教育规划、教育内容、教育思维、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的整体性构建,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市教育系统全面理顺全市中小学党组织管理关系。按照市委部署,经市委组织部协调,教育党工委于2018年9月至10月期间,组织工作组到全市各镇、街道接收了除济源一中党委以外的所有公办学校、幼儿园党组织,共计160个,其中党总支17个、党支部143个,中共党员2423名。

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按照党组织设置标准,学校正式党员达到3人的要成立党支部,达到7人的要成立党支部委员会,超过50人的设立党总支部委员会。2018年以来,教育党工委在开展全面排查的基础上,督导6所公办学校、5个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新成立党支部;对于党员未达到3人的单位,要求党员就近挂靠到其他支部;凡是未成立党组织的单位都要成立工会、妇联等组织,积极开展党的有关工作。目前,教育系统已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严格落实好党建责任制。2018年,教育党工委明确要求,学校党支部设书记1人、委员2至3人,推行校长、书记“一肩挑”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明确各级党组织对党建工作(含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各级党组书记是党建第一责任人,把党建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实行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制度、廉政勤政约谈制度,相关情况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与绩效工资挂钩,增强了基层书记抓党建的责任感使命感。

夯实阵地,营造党建浓厚氛围

走进我市中小学校园,在校园墙壁、教学楼走廊内到处可以看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介绍、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等内容。这些党的理论知识和红色文化资料,提高了师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党爱团意识,促进了济源教育党建与学校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6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济源四中采访,这个省级示范性高中着力打造“党建3+1”品牌。“3”指的是“3个融合”,即党建引领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群团建设相融合;“1”指的是“志愿服务党员先行”活动,即深入开展“送课下乡”“精准扶贫”“党员大家访”“社区免费小课堂”等志愿服务活动。

(下转第三版)

2019-06-27 本报记者 郭跃军 教育党工委: 1 1 济源日报 c_32312.html 1 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品质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