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

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承留三中发展纪实

阳光大课间

励志拓展训练

承留三中坐落于承留镇北勋村,位于济邵路旁,交通便利,是一所寄宿制中学。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239名在校学生、19名专任教师。学校创建于1967年,文化底蕴深厚,教育理念先进。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优质学校”是承留三中的办学宏愿。为此,学校树立了“用细节塑造人生”的育人理念,确立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一生幸福负责”的办学目标,具体提出了让学生“吃好、住好、学好、玩好”的“四好”要求。学校立足学生习惯养成,着力培养自信自强、多元发展的阳光少年。

住 得 舒 心

改善办学条件。2014年至今,学校先后争取多方资金600余万元,新建了运动场、学生餐厅、宿舍楼、水冲厕所,硬化了地面,美化、绿化了校园环境,增添了70台电脑,配备了多媒体设备,购置了10000余册图书,基本满足了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在硬件设施逐步到位的同时,学校着力打造最美寝室,并将此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切入点。

入校教育高起点。新生入校第一周,学校会组织军训,重点是学习内务整理。同时, 相关人员会带领新生参观高年级学生的寝室,让新生感受到“寄宿”将是自己全新生活的开端,寝室将是自己独立生活的起点。学校对学生提出了“寝室五线管理法”(书包放成一条线、脸盆摆成一条线、鞋子排成一条线、被子叠放一条线、牙具摆成一条线),要求做到人离寝室内务达标。

过程管理严要求。班主任每周组织学生逐条学习《寝室管理细则》,播放寝室管理视频,明确内务整理要求、值日要求等。寝管部人员每天都会检查寝室并进行量化通报,考核结果纳入个人评优、班级评星中。此外,学校录制叠被视频,分解步骤,讲解要领,让学生练习。学校每月都会举行叠被比赛,评选叠被小能手。寝室里一个个棱角分明的被子彰显了学生的叠被功夫。

彰显个性创特色。学校统一制作床卡、门牌。床卡显示学生姓名、床号、柜号、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方便寝室管理。门牌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富有个性的寝室名字,如励志居、启梦阁、陋室铭等。这凸显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意义深远。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墙贴、挂件、装饰画装扮寝室,彰显特色。

吃 得 放 心

整顿就餐环境。学校规范就餐秩序、制定就餐制度,明确食堂的工作要求,每天安排专人检查食品安全情况,引导学生合理健康消费。陪餐领导、学生志愿者每天监督检查量化就餐情况。

杜绝垃圾食品。2016年,学校克服外界重重阻力、压力取缔了商店。学校利用“三会”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学校饮食要求,让餐厅增加饭菜种类、提高饭菜质量,为学生提供鸡蛋、鲜奶等营养餐,鼓励学生吃营养品。这一系列措施从源头上杜绝了垃圾食品进入校园,真正让学生吃得健康。

精细化确保文明就餐。学校制定“文明就餐十条标准”,从学生进入餐厅到用餐完毕都有明确要求。比如,学生错时排队打饭,确保快捷有序;学生进入餐厅不说话,整个就餐过程鸦雀无声;每个餐位有固定的班级、姓名,学生就餐定人定桌;学校倡导“光盘行动”,吃多少买多少,不留剩饭,整个餐厅没有泔水桶;就餐完毕,每组学生轮流负责整理餐桌,就餐部负责就餐的过程监督、评价量化等。“文明就餐十条标准”学生牢记在心,真正做到“桌净地洁人无声,文明就餐我先行”。

学 得 专 心

解决了学生吃、住的问题,学校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提升教学质量上来。

打造高效课堂。学校有一支率先垂范的党员干部和领导班子队伍。他们深入一线,走近师生,通过调研提出了“立足课堂提升质量,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灵活地运用到课堂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抓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课堂上,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放手给学生自学,学生不会的小组讨论学,老师需要解决的是那些共性的、有规律的问题。学校坚持“不学不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的理念,努力打造师生共生、共学、共赢的课堂。

营造“三jing”的学习环境。学校以习惯养成为抓手,营造“安静、干净、竞争”的学习环境,做到利用“三会”讲习惯、教师座谈话习惯、家长会上谈习惯、检查巡视查习惯、学生之间比习惯、认星争优赛习惯。学校对每个习惯都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在上课、上操、劳动时都有章可循,明白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干到什么标准。譬如,下课习惯。学校将学生下课分为4个步骤:收书、放书、归凳、查看。具体来说,下课后学生把已用的书收回抽屉、把要用的书及学具备好统一摆放在课桌左上角、把凳子归放到课桌底下、查看自己周围是否有垃圾。

分层教学不放弃一个学生。学校留守儿童、双困生、问题生居多。为实现“低进高出、低进优出”的学生成长目标,学校以人为本、因生定育,实行分层次教学,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分为A、B、C类,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动态管理、适时调整。教学中,学校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因人而异、因“层”施教。作业依据差异性“量身定做”,教师为学困生设计基础作业、为优生设计提高作业。学校建立星级评价制度,在期中、期末评选学科之星、进步之星、希望之星、小组之星、班级之星等,组织家长、师生同台颁星活动。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分层教学有效解决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问题,使不同类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以最佳发展,确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玩 得 开 心

艺体活动丰富多彩。一是强化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学生扎实开展早操、阳光大课间活动,每天活动情况纳入量化考核体系中。二是立足学生多元发展,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棋艺、篮球、乒乓球等特长课程,利用每天的活动课、双休、节假日积极开展少年宫活动,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选择活动项目。为规范管理,确保活动效果,学校提出“六定”——定活动目标、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内容、定辅导老师、定活动地点、定考核要求。三是每学期组织一次由家长、村民观看的师生才艺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现活力、展示才艺,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阳光大课间亮点纷呈。大课间时,200多名学生伴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做篮球操、休闲操,进行跳绳等,动作整齐、规范有序,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到操场,地面上的黄点、白点、黄圈、白圈等不同标记,是对学生的跳绳、篮球等进行定位定点,使学生、跳绳、篮球横看、竖看、斜看均成一条线。大课间时,内容变换会形成不同的美丽图案,学生动而不乱。立体、多元的艺体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四好”教育模式下,学校教学成绩不断攀升,学生的素养全面提升,家长、社会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小升初”回流学生逐年增加。如今的承留三中,不忘初心,锐意进取,在“办好家门口的学校,办好优质教育”的路上砥砺前行!

2019-06-20 文/图 张相娥 ——承留三中发展纪实 1 1 济源日报 c_32032.html 1 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enpproperty-->